第一百四十一章 震惊四座的设计方案 (第3/3页)
也错开一点,通常是前翼下置,后翼上置,这样前翼的下洗气流不至于对后翼造成不利影响。但如果设计得当的话,也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前翼的下洗气流为后机翼上表面的气流加速,增强后翼的升力,这样的话,前翼就要上置,而后翼下置。
和上下的双翼相比,串列翼的两个机翼大小、形状都比较自由,前后间距也比较自由,既可以拉开,使两个机翼之间的不利气动干扰也减小,也可以拉近,有意识地利用增升效应。最主要的是,串列翼像抬轿子一样,一前一后产生升力,而重心居于两者之间,很容易在产生升力的同时维持飞机的平衡,避免了配平阻力。相比之下,双翼机或者常规的单翼机都像骑独轮车,重心和升力中心之间的相对位置必须小心控制。串列翼的缺点也是重量和湿面积引起的阻力,在低速飞机上这个问题不大,对于高速飞机就并不是很好。
雷霆也很好奇,这个时代的设计师是如何想出来这种串列的双层翼布局?如果应用这种布局的话,那么这款大型远程轰炸机巡航速度注定不可能太高。
潘天寿继续道:“我们准备采用8台500马力活塞发动机,总功率达到4000马力,初步估算可以让这架轰炸机达到380千米每小时的巡航速度,470千米每小时的最大速度。”
刚才说话的那名空军代表又问道:“请介绍一下这架轰炸机的具体参数吧!”
潘天寿点点头道:“好。我们经过计算,这架轰炸机机长20米,翼展21米,机翼面积130平方米,最大翼载荷175千克每平方米。空重12000公斤,最大载油量8000公斤,最大载弹量40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23000公斤,最大航程5500千米,升限7000米,起飞滑跑距离700米,着陆滑跑距离800米。”
在场的众人听得纷纷倒吸一口凉气,这些指标已经超过美国的B17轰炸机了,甚至与美国刚刚研制成功的B24轰炸机相当,在某些指标上还略有超出!
这第一个方案一出来,就震惊全场!甚至有人想,后面的几家飞机制造厂,会不会有更惊人的方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