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弹劾吕相 (第3/3页)
过了好一会儿,这才一字一顿地说道:“联知道了,着三司使迅速筹备赈灾事宜。”
他转向其他大臣,问道,“众爱卿,还有何事?”
这时,范仲淹又双手捧上奏章,双膝向前朗声道:“陛下,臣还有本奏,今日献上民间流传的《百官升迁图》,请陛下过目,以正朝纲,以清吏治。”
太监接过奏章,呈给皇上,仁宗帝极不情愿地接过《百官升迁图》奏章,看着看着,脸色越来越难看,百官一看这阵势,估计今天朝堂上要出大事了,都为范仲淹捏着一把汗。
只见仁宗突然将《百官升迁图》往龙案上狠狠一摔,勃然大怒,指着范仲淹的鼻子大骂道:“大胆范仲淹,竟敢指责联的不是,你说朕放任吕丞相任人唯亲?难道联是昏君吗?朕有何私?吕丞相何以不公?”
朝廷上众官员的目光都集中到范仲淹的身上,此时,只见范仲淹以极其平静的语气奏道:“请陛下息怒,今吕相任人唯亲,攀龙附凤之纨绔子弟,均窃踞高位,焉知黎民百姓之苦?焉知功名来之不易?如何为朝廷尽忠效力。
此辈实非朝廷之福。列祖列宗,创业不易,选拔人材,任贤举能,近贤臣,远小人,方能永保我大宋江山千秋万代!”
仁宗暴怒道:“如此说来,难道朕败坏了祖宗大业吗?”
这时,宰相吕夷简趁机启奏:“启奏陛下,范仲淹诽谤圣上,咆哮朝廷,离间君臣,越职言事,实非贤臣所为,应予严惩!”
吕夷简的心腹大臣更是迎合吕夷简主意,为吕夷简摇旗呐喊助威,要求皇帝以结朋党之罪,下旨严惩范仲淹。
就在此时,大臣欧阳修、余靖、包拯等人,纷纷挺身而出,为范仲淹辩解,有的大呼:“若范仲淹因忠言而获罪,臣等愿与之同罪!”
见大臣们乱作一团,仁宗一时也失了分寸,勿勿忙忙下令退朝。最终,宋仁宗还是听信了吕夷简等人的一面之词,认为范仲淹以下犯上,罪不可恕。
第二天上朝,太监高声宣读仁宗的圣旨:“皇上有旨,查范仲淹、余靖、欧阳修等人,结党营私,诽谤朝政,贬范仲淹知饶州,余靖监筠川酒税,欧阳修知夷陵县……。”
宋仁宗盛怒之下,遂将范仲淹以“朋党“论处,范府当日即被禁军查抄,范府大小几百人口被勒令逐出京城。范夫人李氏素来胆小,遭受到如此大难,一时难以承受,不久便含恨死去,为范仲淹留下三男二女,大的才十三岁,小的才四、五岁。此时的范仲淹,面临着官场失意和中年丧妻的双重痛苦,再次陷入人生的绝境。
这件事在朝廷内部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很多正直的官员都纷纷表示不满,为范仲淹鸣不平,因而也受到牵连被贬。
诗人梅尧臣也赋下一首《啄木乌》诗,讽讥时政,声援范仲淹,诗中写道:
城头啄枯杨,城下啄枯桑。
朝啄不停咮,暮啄不充肠。
寒风正洌洌,蠹穴虫且殭。
况兹园林迥,剥剥响何长。
他在这首诗中,把范仲淹比喻成啄木鸟,虽然吸尽了林中的害虫,却得罪了树木的主人,不幸的是被主人射落在落日的余晖中,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