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弹劾吕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十二章 弹劾吕相 (第1/3页)

景祐三年(1035年)三月,范仲淹由苏州调回汴京,授礼部员外部,天章阁待制,并兼职国子监。重新回到朝廷,并以极大的胆识为郭皇后申张了正义。

    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吕夷简因为曾经和阎文应一起密谋,心中有鬼,害怕有一天会牵连到自己,对于范仲淹重回朝廷,心里十分紧张。他清楚,如果让范仲淹这样一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人留在皇上身边,将来总有一天会危害到自已。

    于是他暗中派手下人劝告范仲淹说:“你现在是侍从官,不是谏官,用不着每天操心议论国家大事,不是份内事就不要管了。好好做你的侍从官”。

    范仲淹听出了来人的用意,当即对来人说:“议论国家大事,正是为臣的本分,我怎么可以失职呢?”

    吕夷简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便一再向皇帝推荐,让范仲淹升任吏部员外郎,代理开封知府,相当于担任今天的北京市市长。

    开封府地处京师,是个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最难治理的地方。吕夷简此举一箭双雕,认为这样做既可以把范仲淹调离身边,免除麻烦,又能够让开封府那繁杂的政务缠住他,也便于寻找机会找他的错处,这样就可以明正言顺地罢免他的官职。

    谁知范仲淹到任几个月后,便把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京城“肃然称治,风清气正,面貌焕然一新”。吕夷简诡计未成,弄巧成拙,反而提高了范仲淹在京师的名望。

    范仲淹任开封知府期间,有一天,派二子范纯仁将一船五百斛的麦子运往苏州老家。

    在丹阳停留时,范纯仁偶然遇到父亲的好友大文学家石曼卿(后任右班殿直、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等职),当时石曼卿家中连遭不幸,自己又屡考不中,几位亲人相继离世,生活极度贫困,他想安葬亲人之后再回乡,因为没有盘缠而寸步难行。

    范纯仁得知这一情况后,不加思索地就将整船麦子赠送给了石曼卿,帮他渡过难关。

    但石曼卿还是愁眉紧锁,范纯仁就问:“石先生如还有为难之事,不妨说来听听?”。

    石曼卿很羞愧地说:“我的两个女儿大了,都已经找了婆家,可是我身无分文,没有嫁妆无法出门?”

    范纯仁爽快地说:“石先生不必忧虑,这有何难?只需将我的船只卖掉,嫁妆钱也就有了。”石曼卿连声道谢,范纯仁则两手空空回了家。

    范纯仁处理完事回到开封,范仲淹就他空手而归,知道一定有事,便问范纯仁发生了什么事?

    范纯仁将来龙去脉告之父亲,讲他在途中遇到了石曼卿。因为石曼卿太困难了,所以就决定把五百斛的麦子全卖了,去资助他,说到这里,又说:“但是钱还是不够。”听到这里,范仲淹就抬起头来笑着问儿子范纯仁:“结果,你后来把船也卖了,把钱借给他了!”

    范仲淹一生勤政爱民,体察民情。范仲淹在开封府审理了很多案子,也纠正了很多错案,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敬仰。当时在群众中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仲淹字希文)”的民谣。范仲淹在开封期间,还常到皇帝那里去,与皇帝谈论“为政之道”,皇帝对他的议论很欣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