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话 暴龙世纪 (第2/3页)
方,看见同伴的尸首,所有的恐爪龙都发出了愤怒一击哀怨的声音,余音绕梁。吼叫完毕,十几只恐爪龙将同伴的尸体全部吃下,骨渣子都没留下。
白晓听见那声音,差点没把自己绊一个跟头。这些声音绝对是刚刚那恐爪龙的同伴发出来的,这样愤怒的声音,白晓都能感觉到自己的颈椎骨都在开始发毛。正如它们的近亲伶盗龙一般,他们也是一群极为疯狂的狩猎者。
伶盗龙(学名:Velociraptor)又译迅猛龙(错误的译法)、速龙,在拉丁文意为“敏捷的盗贼”,是一种蜥臀目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大约生活于8,300万至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坎潘。伶盗龙的模式种为蒙古伶盗龙(V.mongoliensis),化石发现于蒙古及华夏内蒙古等地。第二个种为奥氏伶盗龙(V.osmolskae),是在2008年命名,化石是一个发现于华夏内蒙古的头骨。科学家过去曾将一些相似的恐龙归入这一属,但现在认为这一属内只有上述两种恐龙。
伶盗龙的体型接近火鸡的大小,小于其他的大型驰龙科恐龙,例如恐爪龙与阿基里斯龙,但它们之间仍有许多相同的生理特征。伶盗龙是种二足、肉食性的有羽毛恐龙,具有长而坚挺的尾巴,双脚的第二脚趾具有大型的镰刀状趾爪,这些趾爪被认为用来杀死它们的猎物。伶盗龙与其他驰龙科的差别在于长而低矮的头颅骨,以及朝上微翘的口鼻部。
伶盗龙是一种中型驰龙类,成年体长约2.07米,臀部高约0.5米,体重推测约15公斤。与其他驰龙类相比,伶盗龙具有相当长的头颅骨,长达25厘米;口鼻部向上翘起,使得上侧有凹面,下侧有凸面。它们的嘴部有26-28颗牙齿,牙齿间隔宽,且后缘带有明显锯齿,这特征证明它们可能是活跃的捕食动物,可以捕食行动迅速的猎物。它们的大脑较大,脑重\/体重比在恐龙中属于最大的之列,显示它们是一种非常聪明的恐龙。
类似其他驰龙类,伶盗龙具有大型手部,在结构与灵活性上类似现代鸟类的翅膀骨头。手部有三根锋利且大幅弯曲的指爪,中间的指爪是当中最长的一根,而第一根指爪是最短的。伶盗龙的腕部骨头结构可以作出往内转、以及向内抓握的动作,而非向下抓握,非常灵巧。
如同其他的兽脚类恐龙,伶盗龙的第一根脚趾是小型的上爪。但与其它以三根脚趾行走的兽脚类恐龙相比,伶盗龙只依靠后肢的第三、四趾行走,驰龙类都是这样。伶盗龙的第二脚趾可以向上收起离开地面,上有大型、镰刀状的趾爪,这是它们著名的重要原因,也是驰龙科与伤齿龙科的典型特征。这个大型趾爪的外缘长度可达6.5厘米,是可怕的攻击武器,可能用来撕开猎物。
伶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