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巡北疆故地重游 (第2/3页)
医人医万人,乃至医一国,难道说,师父的这话是不懂治国之道吗?有句话叫触类旁通,有心人只要精于一道,它道也可明白十之八、九。天下之道皆有相通之处,王道与治国之道也不例外。”
禹王深思良久,说:“人世间成名、成圣者,皆有王者之气,只是选择了不同的术业,正如你上次给我说的那样,尊重自己的选择,就是尊重自己,既是不是帝王,也可受到世人敬仰,万世留名。你师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父王现在才明白了那天你讲的这个道理,不是只有做帝王,才是人生最好的选择。父王因为有你而甚为自豪。”
唐尧拜别了禹王,出宫回府。
过了几天,一切准备就绪,唐尧仅带了二十个亲兵,亦玉的马车后面,是犒军物品的马车。唐尧一路北行,每走八十里,都要住下,巡查一下驿站的人员、马匹及设施情况,感觉还说得过去。
一路风尘,这日到了冀州,没想到冀州侯率众人,早早地迎在城门外。唐尧想了想,可能是在住驿站时,被他的人看见,走漏了风声。
冀州侯和冀州名流,热情款待了唐尧。冀州侯恭敬地对唐尧说:“首辅北平幽州,匆匆六年过去了,如今北平邑建成,首辅前来巡查,也是我们冀州的幸事。”
唐尧心想,这小子是不是还记着,当时建北平邑时,我对他说过,冀州全力以赴,当记首功,这次是不是想在我这里讨要封赏,这些个州侯,个个都不是吃亏的主。
想到这里,唐尧微微一笑说:“州侯是不是怕我说过的话忘了,不知州侯想让本辅给你们冀州什么样的封赏?”
冀州侯急忙摆手说:“首辅误会了,本侯哪敢向首辅讨要封赏,只是有一事相求,我的小儿子一心从军,请首辅提携一下。”
唐尧心想,公事上不敢,私事上补,一个堂堂的二等候的公子,总不会让他从役兵干起吧。笑了笑对冀州侯说:“让令公子跟着我一块去北平,先从五等侯干起吧,以后立功,再行封赏。”
冀州侯一听大喜,向唐尧深施一礼,说:“谢首辅提携之恩,本侯终生难忘,以后再有差使,在所不辞。”并立即唤来自己的小儿子,向唐尧磕头谢恩。
唐尧心想,在冀州我不能耽搁太久,日子越多,麻烦越多。于是,对冀州侯说:“我此次行程,日期较紧,大都还有许多要事要办,所以,明日一早我就要赶往北平,让令公子准备准备,明早随我出发吧。”
第二天一早,唐尧向北平而去。这日到了北平,见北平侯率众迎出城外。唐尧当天就巡查了建城的情况,发现基本上是按自己的思路而建,只是有的地方,因地形不得不改变。来到城内,唐尧见主要街道,店铺都已齐全。
邑侯恭恭敬敬地说:“城内大的商家,是外来的,小的店铺,都是军中的家人自己开的,现在北平邑总的人口,不下两千人。”
唐尧听后高兴地说:“你做的很好,连我也没想到,六年的时间,能发展到这等规模。”
邑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