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六章:施新政华夏三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零六章:施新政华夏三统 (第2/3页)

东西迢迢数千里,各地天象、物象各不相同,各产物品不同,为此,就有了物品的互换流通,早期的以物换物,受地域之限,以当今华夏国之情,这种方式已是不公、不平、不方便。神州自黄帝起,以蚌为币,且不说蚌越来越少,携带也不方便。臣以为,货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是朝廷掌握天下财富的一种手段。因此,应以华夏国朝廷为主,制作一种特殊的、方便携带的币种,便于货物交易流通。”

    禹王问皋陶:“皋辅以为如何?”

    皋陶答道:“皋陶几十年为臣,也没想到如此妙方,首辅大才,老臣拜服。”

    唐尧向皋陶深施一礼,也没说什么。

    接着又向禹王奏道:“臣所奏第三条也是一通,只是与前两条音同字不同,第三通是通信路。华夏国开国四年,九州与所属各邑,路路相通,为确保王命与下情快速通达,可在官道上,每八十里设一官驿,这样如有紧急要事,无论是王命下达,还是下情上奏,都可在官驿换马,可方便快捷传递急情,方便禹王决断国是。再者,华夏国现在人员和物品流通频繁,官驿也可作为打尖歇脚之处,既方便了黎民,也可增加收入,以养官驿所需费用。”

    禹王听后,没有询问任何人,直接道:“此策甚好,本王准奏,不知首辅的三策可有期限?”

    唐尧道:“文字的期限,就以禹王所说的百日为限,此事以皋辅总揽,在禹王殿汇集后,皋辅组织人手编撰,并在众大臣中传授,然后向各州各邑扩散传授,使天下臣民皆识。官驿有姒辅总揽,一年内完成,禹王可下召各州各邑协助,加快进度。货币需要制样,和设计制作专用造具,并且要精算出,华夏国货币的流通数量,整个过程较艰难繁杂,此事就有我来总揽,力争年内完成。”

    禹王知道,唐尧每次重大的奏报,都是成竹在胸,条理分明,因此,当殿下召:“准首辅所奏,即日起,总揽之人,各尽其责,限期内完成,如有不明之处,与首辅商议,事关华夏国大计,望诸位尽心尽力。”

    散朝后,禹王留住唐尧,回到了禹王府。翁婿俩泡上一壶兰花茶,边喝边聊。

    禹王问唐尧:“父王有一事不明,你为什么说货币对国家最重要?”

    唐尧笑着答道:“今天我在殿上对众大臣只是讲了一个粗略的大概,此事若以开始就让他们明白,会引起一些不轨之人的贪心。”

    禹王道:“此事有真么严重?”

    唐尧道:“我给父王打个比喻,一个帝王要想牢牢地坐稳江山,安享太平,就得有两只巨大的手,一只手抓着江山,一只手抓着天下的财富。军队就是抓江山的那只手,有了军队,江山就会更加稳定。货币就是抓天下财富的那只手。有了货币,就拥有了天下的财富。一个拥有江山和天下财富的帝王,试问,还有何人能与之抗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