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唐尧遴选南宁侯 (第2/3页)
嘴里嘟嘟囔囔地说:“尽说些莫明奇妙地话,我真怀疑你小子,到底是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唐尧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拿出了一支自制的炭笔,将一副大的白绢铺在地上,认真地画了起来。用了两天的功夫,一座大城豁然出现在白绢上。
重明在一旁由衷地赞叹道:“你小子的画工,可称得天上独一,地下无双。据我所知,你师父老神仙,可没有这两把刷子。”
唐尧赶紧止住他的话头说:“我给你讲过多少次了,道中有道,修道靠悟,道由心生,只要用心,世间万物,皆有道,心中有道,境由心生,心想的东西,自然随手而出,。”
唐尧的一番玄妙的道理,说得重明直迷糊,摇着头说:“我活了几百年,还不如你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真是造化弄物。”
唐尧没接他的话茬,拿着画卷,匆匆地出了清灵空间。出来后心想;重明的灵窍已被女娲娘娘打开,智慧飞速提高,我要时刻小心才行,稍有不慎,恐被他识破。
失踪了两天后,唐尧出现在大帐中。召集军中大小头领,宣布道:“本辅已奏请禹王,在此设南宁邑,屯兵一千。不知这次谁可愿留?”
话声刚落,众头领齐刷刷地跪倒,齐呼愿留,一名自北打到南的头领说:“首辅这次选拨,应从我们这些从北打到南的头领中优先。”
唐尧神情一肃,说:“上次在北平没见你这般积极,选贤任能,朝庭自有法度,岂容你胡言乱语,要不是看在你随我南征北战的份上,今天就免除你的头领,赶出军中。”
吓得那人,再也不敢吱声,其他人也是鸦雀无声。唐尧又道:“华夏国新政,选贤能一不看出身背景。二不论资排辈。看得是实际才能,我们这次遴选,全军人人有份。南宁邑负有镇守南疆之大任,三苗归顺不久,人心不稳,镇守之人,不但武功超人,而且还要有谋略,更重要的是,对华夏国忠心,对禹王忠心。这次我准备遴选贤才五人,一侯四佐,经过各方面的比试考校,前五名留用。”
接下来的十几天,经过多方面遴选,结果一个二十多岁的,来自兖州的小头领脱颖而出,拿了第一名。此人身高九尺,手持一柄重一百二十八斤的开山大斧,在这十几天的比武中,没有几个将领能在他面前走上十个回合。而且这人是猎户出身,机敏无比。
唐尧看后,心里非常满意。那个提建议的头领,竟然也进入到第五名,唐尧赏识他勇于讲真话,傍晚时分将他带到附近的山上,交给他一个秘密地职务,对他说:“我要你把军中和三苗发生的重大事情,记入在案,找一亲信,每月向我奏报一次,此事一定要秘密进行,日后本辅定有重赏。”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