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六章;承天命禹王开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十六章;承天命禹王开国 (第3/3页)

流进水沟里,路面上不会存一点水。禹王让侍臣叫来了王府总管姒臣,姒臣在新王城偷偷地待了一年多。

    禹王问姒臣:“这条路是谁设计的这么新奇,路面这么舒服宽敞?”

    姒臣道:“这条路是唐尧设计,并在开始时亲自督修,唐尧曾对修路的头领说,以后华夏国,州与州,邑与邑之间的官道都要修成这样。他当时说的一句话,臣下现在还记忆犹新。”

    禹王问:“是什么话,让你如此上心。”

    稟禹王:“唐尧说,要想富,先修路。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好的交通,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这句话一年来臣下细细一想,还真大有深意。

    禹王听后陷入了深思,走了一段,禹王令全部都停下来。他站在马车上,大声对众臣和诸侯说:“你们看到这条路了吗,今后我们华夏国,州与州,邑与邑之间,都要修成这样的路,本王不限制你们时间,只希望你们不停的修,不断的修,直到全华夏国连通为止。”

    众臣和众诸侯齐声应诺:“请禹王放心,我们回去后,就开始修路,修好后,拜迎禹王前去巡查。”

    禹王点了点头,道:“有你们的应诺,我就放心了,到时候,谁修的路好,谁修的路多,都要记在功劳簿上。”

    当大队行到颖水河边时,一座大桥挡住了去路,因为桥的另一半被高高吊起,吊桥的绳索,在对面两座高高的岗楼上。

    禹王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姒臣回答:“臣下也不知道,待我前去问清楚。”姒臣来到桥中间,冲着对面大声喊:“禹王驾到,还不赶快放下吊桥,迎接禹王。”

    对面岗楼上的人听到呼喊,赶紧转动绞盘,大桥慢慢地放了下来,竟然和另一半严实合缝地对在了一起。守桥的人,纷纷走下岗楼,跪在路边,高呼:“拜迎禹王。”

    禹王走了过来,问:“这里谁是头领?”

    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向禹王施礼,说:“禀禹王,草民是这里的头领。”

    禹王问:“为何将桥造成这样?”

    头领恭敬地说:“禀禹王,这是唐尧设计的吊桥,他说这种桥,在遇到暴乱时,就可以将桥高高吊起,暂时阻断暴徒的进攻,为自己争取时间做准备。在岗楼上面,还装有两个人才能拉的动的大弓,大弓拉满弦后,箭能射到对岸。唐尧说这里是王城的第一道防线,以后王师成立后,这里还要再建兵营。”

    禹王听后,对头领说:“你头前带路,本王要到岗楼上看看。”

    禹王来到岗楼上,让守桥的人演示了一遍如何收放吊桥,然后又令两人,装上箭,拉开大弓,只听嗖的一声,一支箭射到对岸三丈远的地方。

    禹王赞叹道:“这个唐尧,奇思妙想,无处不在,这种奇方,真是匪夷所思,有这么一张弓,就可敌百人,御敌先在几十里外,真不知道这小子脑子里装了多少东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