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三大军帅 (第3/3页)
去了陇右,也只有在李跃的势力范围内,才会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没有风声。
三大军帅,各自背景不同,其间产生出一些摩擦亦不为过,陇右夹在河西河东、朔方中间,这个地理位置,引发一些人的思考。就在白色政治风暴过去的三个月,王忠嗣忽然向朝廷提议,辞去自己的河西节度使之职,提拔有勇有谋的部将来担当重任,授哥舒翰为大斗军副使,李光弼为河西兵马使,充斥水军使。
这一系列退让并不是脑子发热的举动,实在是王忠嗣察觉到李林甫罩在自己头上的阴影,避免树大招风,也是为了表示退让。在李林甫面前退让过的权官不止王忠嗣一个,曾经李适之主动罢去相位表示退让,最后仍然没有摆脱李林甫的陷害,现在王忠嗣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他看清了朝廷的局势,也看透了皇帝的现状,更嗅到了一股天下危机。
一个月前,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加固边防为名,给朝廷打报告,要求修筑雄武城抵御契丹这些民族,以贮存武器,李林甫毫不犹豫的批准了,他请王忠嗣助一臂之力,调拨五千精锐部队帮助建设工程,暗中却准备把前来的部队扣下,要知道十大节度使,就数王忠嗣手下的河西朔方军,安禄山的范阳军,李跃的陇右军最强。
王忠嗣为了削弱突厥这些强敌,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边境将马的价格提得非常高,突厥这些游牧民族将最好的马牵过来,长此以往,看起来王忠嗣吃亏了,实则不然,因为草原游牧民族忽然发现自己的好马都流逝到唐朝,而这些好马被王忠嗣组建成骑兵,天下无敌,而安禄山就在王忠嗣的隔壁,所以安禄山眼馋这些骑兵。
老练地王忠嗣岂能看不出安禄山的阴谋,所以王忠嗣在接到命令之后,提前带着兵马前往雄武城,安禄山并没有来迎接,王忠嗣在安禄山布防的地方走了一遍,就带着兵马原路返回,但是王忠嗣回来之后,心里发憷,王忠嗣是沙场老将,从安禄山的布防中,王忠嗣发现安禄山这些,似乎不完全是对外,而大多都是对内布防,这样的行为只有一个可能,安禄山想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