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十万大军奈我何(4) (第3/3页)
虏过张杨的,这也是二人相交的开始,于夫罗想来对这位老友就不怎么留情面的,这时也少,也不给张杨面子,戏谑道:“张太守你的浅见还真是够浅的,怎么跟魏桀那莽夫一个德行?”
张杨不理会于夫罗的唧唧歪歪,没办法,谁让自己当年打不过他,还被他抓了做了俘虏呢?他也不跟于夫罗斗嘴,只是望着徐晃,等待着答案。
徐晃摇了摇头道:“不是晃不愿意告诉将士们,只是大多数将士出身行伍,血气刚直却不太懂得以退为进,晃时担心他们跟魏桀是一个想法,他们忠心耿耿,悍不畏死,但是他们不知道此时去救陛下只会害了陛下。”
张杨闻言皱眉,道:“此话怎讲?”
于夫罗也知道此时不宜贸然进兵,但是他只是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得出这么一个感觉来,具体缘由却是自己也搞不太明白。
徐晃道:“杨奉十余万大军已经围困住了陛下,据探子回报杨奉军虽围困了陛下却未与陛下发生大规模战斗,相反他们围得并不死,而是相对松散,他这是要干什么?真的要围困得陛下不能动弹么?非也,恰恰相反,他这是要让陛下突围,但是陛下突出重围之后却发现自己还是在人家的包围之中,怎么办?接着突围,杨奉军围城一圈阻挡这陛下突围,一层又一层,陛下的龙骑营虽然威武迅捷,却耐不住人家人多,等陛下真正突出重围的时候,却发现外面又集结了一大拨人马。所以杨奉不是要围困陛下,而是在利用包围之势驱赶陛下龙骑,让陛下人困马乏,粮草断绝,然后生擒陛下,这是疲敌之计而非包围之计。我们若是贸然北上只会让杨奉紧张恐慌,他回做什么?不惜一切代价围死陛下,那时陛下真的危矣!我们若按兵不动还可以让陛下又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杨奉又野心要生擒陛下,这将会成为他的弱点,而以陛下之智短时间内杨奉是不能对陛下构成威胁的。我们要做的是等待,等待陛下逃脱或者军师的命令,晃相信陛下,也相信军师,我们救不了陛下,但我们不会失败,陛下不会有事,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一鼓作气拿下河西,我们要等待。”
张杨听完总算出了一口气,看了看冷静异常的徐晃,心中思索,大汉朝本已没落,许多人都说大汉气数已尽,但如今有英武雄略不输武帝的皇上,又有堪比姜老太公的军师还有这样一位指挥若定高瞻远瞩的大军统帅,谁敢说大汉不会再现鼎盛?
于夫罗听了徐晃的话也想到了武帝,那位打败了匈奴帝国的汉朝皇帝,他想着汉人有刘协这样一位皇帝只怕中原分割的局面早晚会平定,自己也应该可以水涨船高拿回原本就属于自己的匈奴汗位,只是,自己毕竟是一个匈奴人,汉朝的崛起对匈奴而言绝对不是好事,自己该高兴还是悲伤,于夫罗自己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