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北风尽尘埃落定(2) (第3/3页)
认,又是是汉代小篆,但是一段时间的适应下来竟然是生生把史记给啃完了。要知道后世的他也有一本史记,在他床头放了整整四年,风雨无阻,只翻过两页。除了看书,刘协也学学骑马,学学武艺,学学射箭,只是兴趣不大,因为在他看来,能对付一两个小兵就够了,难道还能练成常山赵子龙那样的猛人?
另外就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了,比如把年前放在池塘里的嫩竹捞起来,打成浆,做成一张张粗纸,刘协看不过眼,却让郭嘉惊讶不已。这样做出来的纸张比那个时代其他纸张廉价得多,品质也不是很低。郭嘉这货脑子反应超快,赶紧让人精细制作,做出许多品质不错的纸张来。然后刘协又盗版了毕昇同学的活字印刷术,说以,从此开始,朝廷上的官员们渐渐开始用纸张代替了竹简。
好东西总是捂不住的,而且刘协也没打算要捂住,于是洛阳街头渐渐开始有人贩卖这种质地发黄略微粗糙但厚实的纸张。
于是乎,继司马相如“洛阳纸贵”之后又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汉献帝“洛阳纸贱”。贩卖这些纸张的虽然都是平民百姓,但是生产技术却牢牢控制在郭嘉手中,并且对外宣称刘协的纸张改革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一时间这个傀儡皇帝名动四海。
不到三个月,几乎各路诸侯都看到了纸质的书籍,上面的字全都工工整整,异常清晰,连大小都不差毫厘,不由得惊讶,纷纷前来购买纸张和印刷术。
刘协则是毫不犹豫的把两项技术分别卖给了那些诸侯派来的商贾,郭嘉奸笑,朱展不解,他认为控制在手里才能赚大钱。
郭嘉解释说这是皇帝的妙棋,每个诸侯都掌握了这样的技术,那纸张和书籍都贵不起来了,我们没有必要再在这个上面耗费精力,需要只需从各地买就是了,自然赚的钱是少了,但是受益的确实各地文人士子。要知道当时要抄录一本书不仅要写字,还要做竹简,而且存放困难,更别说搬运了。
一时间,各地士子尝到了纸质书写的好处,都在感叹皇帝的聪慧,不自觉也会感叹皇帝的时运不济。
其实刘协还抽空发明了木头自行车,蒸馏酒的热气球,水晶做的望远镜,石头轮子的旱冰鞋等等,只不过这些不太实用的东西都被纸张和印刷术抢去了光芒而已。
刘协有时候觉得,自己要是穿越过来不是皇帝而是一个普通人的话,做做发明,做点小生意也是不错的选择。只是想起后宫那几个水灵灵的女人,还是有些不舍,还是做皇帝好。
闲的蛋疼的刘协无所事事,要不是偶尔传来的曹操东征西讨的各大胜利,以及张绣在西凉的摧枯拉朽,刘协只怕真的会就此堕落下去,这些让他胆寒的消息,每一次都像鞭子一样狠狠地抽打着他前进,学习。
他就这样一边纨绔,一边拼命学习、成长,这样静静的等待着秋天的来临。
秋天是叶落的时候,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也是北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