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二 牧万里荆襄争雄 第四二二回 哭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卷二 牧万里荆襄争雄 第四二二回 哭祭 (第3/3页)

,都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而苏策,同样是深深地记在心里。

    因为,庞德公的弟子并不多,只苏策,庞山民,庞统三人。

    庞山民,庞统一个是庞德公的儿子,一个乃是庞德公的侄子,唯苏策这一个外人,但是,对于苏策,庞德公确同样倾注了自己所有的心血,甚至于超过了庞山民。

    因着苏策政务太忙而无心读书时,庞德公,这位可劲的老人,甚至于夜半三更之时,而还守在苏策的书房外,只为与苏策说上一会书,教一些治国之道。

    还记得曾经,庞德公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用他那已经有些昏花的双眼,而为苏策起草抄录着诸般文献古记,只因为苏策他没时间读书。

    还记得为了替苏策拉拢黄承彦,为了帮苏策得到整个荆襄士族的支持,这位可敬的老人,是亲自放下了一代宗师的脸面,而求到了那司马德操的门前,因为他知道,司马德操门下弟子无数。

    因此,因为司马德操,苏策得到了徐庶这等一待一的谋士,因为司马德操,苏策不费吹灰之力就尽得了整个襄阳城,也因为他,苏策才在荆襄快速地站稳了脚根。

    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因着庞德公。

    一幅幅画面,从苏策的眼前飘过。到得如今,苏策度过了最初的艰难,而有了如今的局面,可是,这位可敬的老人,此刻,他却已经长眠于地下,离开了所有他爱的人,离开了他所钟爱的诸子百家。。。。

    襄阳城,甚至于都不用苏策再去下什么命令,全城早已蒿素而行,满城的百姓,皆是自发的走出了自己的家门,在襄阳,在南阳,在南乡,在长沙,在许昌,在邺城。。再大汉整个版图内,所有是庞德公他的外门弟子,都已经汇聚入了襄阳。

    因为,头七过后,老人的灵柩要送回鹿门山。

    他在襄阳这,虽然,安然的度过了他最后的晚年,可是,他的家,却在鹿门山上,老人,总是念旧的,总是想着要落叶归根的。

    便是如庞德公这种被人称为一代至圣之人,也不能例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