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拍卖 (第2/3页)
鉴定技术更准确。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李安然不断地在大唐时空和现代时空来回奔波,同时,也不断将新料子的照片发到了网络上,供那些爱好者和行家们进行初步的鉴定。
而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李安然也利用大唐时空的地图和现代时空的地图,再加上各种定位的手段。终于确认了福州寿山乡寿山溪两边出产田黄石的区域。接着,就在同福记和当地官员的配合之下,开始对寿山石进行大规模的开采。
考虑到通过拍卖这种手段搞钱的渠道,用的越多风险也就越大,所以,为了能够一次性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李安然甚至不惜从现代时空搞了一台小型的挖掘机,并且亲自上阵大挖特挖起来。
有了挖掘机的帮助,哪怕只是小型的挖掘机。再加上大量人手的配合,以及贞观元年期间,田黄石还根本没能流传开来,开采效率自然是让李安然非常得满意。短短一旬,也就是十天的时间,存放在同福记仓库里的田黄石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田黄冻、银裹金、白田石、金裹银、鸡油黄、桔皮黄、黑皮田、硬田石、橘皮红田等等品种,每一种都弄到了不少。
对于那些被指派到工地上帮忙挖掘的人手。李安然也没有亏待。一日三餐虽然还不至于顿顿大鱼大肉,但每餐都能见到荤腥,最关键得是饭管饱。
而且,每天还会有一份在当时很不错的酬劳可拿。除了挖掘需要壮劳力之外。捡取和运输小石料的工作,不论女人、老人还是小孩都可以做。只要完成定好的量,哪怕酬劳比不上那此劳力,但最起码一天三顿饭同样能吃得饱而且好。
李安然对田黄石的大力开采,自然引起了福州刺史等一应当地官员的注意。不过,对于这些石头,让人私底下也送了一批到刺史府上之后,以福州刺史为首的这批官老爷们,私底下议论了几次,除了觉得这田黄石的质地确实挺不错之外,也没看出这玩意儿到底有什么价值值得这位观察使如此的卖力。
相对于这些田黄石来说,到是那辆小型挖掘机的出现,反到是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最起码,在当地这些官老爷的眼里,这种与众不同的“木牛流马”,价值可比那些石头高多了。
可惜得是,随着同福记商队一同前来的,还有几名受了密旨的内卫。所以,对于那辆小型挖掘机的来历和其它方面的事情,也只敢在私底下说说,没人敢放到台面上去议论。
对于这些家伙私底下的小动作还有平时旁敲侧击的询问,李安然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