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五节 (第2/3页)
只看到一个大头,一双大眼睛的小毛孩。
两人站在人群里,扯着嗓子叫个不停,
“大黑,爹,大黑,爹……”李弘呆呆地看了一会,心里蓦然酸楚,泪水顿时润湿了眼眶。
“大将军,我们进城了……”杨奇从马车上站起来,大声招呼道。李弘缓缓走上马车,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紧紧地闭上了眼睛。
泪水不可抑止地从他那双紧闭的双眼内流了出来。袁滂、杨奇、陈纪三人惊愣地望着李弘,望着他脸上的泪痕,望着挂在胡须上颗颗晶莹的泪珠,望着落在衣甲上的点点泪水,心灵在这霎间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震撼。
大将军流泪了。杨奇喟然长叹,扭头望向蓝天,眼睛悄悄地红了。袁滂想安慰李弘两句,张了张嘴,却终究没有说出来。
陈纪苦涩一笑,想到了自己的家乡颖川。那里战火纷飞,妻儿老小是不是都还活着?
马车驶上吊桥,车轮发出刺耳而单调的叫声。
“爹……大黑,爹……”悲凉而无助的喊声随着护城河上淡淡的细风,隐隐约约传进了李弘的耳中,钻进了李弘的心里。
李弘举手轻轻擦了一下眼泪,突然他想到什么,大手停在了脸上。
“大人,你听到那小孩喊什么?”李弘嘶哑着声音,急切地问道。袁滂侧耳凝听,低声说道,
“爹……大黑……爹,大将军,这小孩在找他爹,他爹叫大黑。”
“这小孩冲着我们的大军叫个不停,也许他爹离家从军了。”陈纪回头看看,小声说道。
“停车。”李弘大吼一声,腾空而起,飞身跳下了尚未停稳的马车,接着掉头向驰道上飞奔而去。
袁滂等人大吃一惊,齐齐站起来,不知所措地望着狂奔的李弘。孙亲、祭锋和数百名义从看到大将军在原野上飞奔,不知出了什么事,一个个大叫大喊着,纷纷跳下战马,跟在李弘后面冲了过去。
流民们吓得一哄而散。两个小孩夹在人群里,撒开腿就跑。那个十二三的小男孩拉着小毛孩的手死都不放。
小毛孩摔倒了,又惊又怕,放声大哭。小男孩不知哪来的力气,一把抱住小毛孩的腰,夹在胳肢窝下摇摇晃晃地继续飞奔,
“娘…娘……”孙亲急步追上李弘,大声叫道:“大将军,出了什么事?有刺客吗?”
“快拦住那小孩,我认识他爹,快拦住他。”李弘指着前面人群里的两个小孩,焦急万分,
“快啊……”几个黑豹义从迅速抓住了两个小孩。两个小孩吓得号啕大哭。
“你爹叫大黑?”李弘蹲下身子,和颜悦色地问道。小男孩一边哭,一边连连点头。
“你知道你爹长什么样?”小男孩摇摇头,浑身直哆嗦。李弘挥手命令义从士卒全部退下。
男孩看到围在身边的大汉全部退到了十步之外,恐惧稍稍减轻了一些。
“这是你弟弟?”孙亲爱怜地摸摸小毛孩的头,笑着问道。
“不是,这是我妹妹。娘养不活弟弟,把弟弟送人了。妹妹是人家的,人家养不活,就把她送给了我们家。”小男孩含混不清地说了一大堆。
李弘和孙亲脸色一痛,低头不语。流民为了活下去,常常易子而食。这小男孩的娘大概于心不忍,把本来是一顿食物的小女孩留了下来。
“你娘呢?”孙亲问道。
“我娘在河边,要死了。”小男孩哭道,
“叔叔伯伯们说,救不活了。”
“你站在驰道边上叫你爹的名字,是不是知道他在北疆军?”李弘急切地问道。
小男孩疑惑地摇摇头,
“娘说,六年前,爹下了山,就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娘听人说,爹和许多叔叔伯伯们一起,被一个叫豹子的大坏蛋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打仗去了。娘要死了,她想爹爹。我没有办法,只能站在这里叫。你认识我爹爹?”
“你带我去见你娘。”李弘站起来,牵着小男孩的手,大步向河堤方向走去。
黄昏,邯郸。
“紧急军情。”八百里快骑风驰电掣一般冲进驿站,
“大将军有令,片刻不许耽搁,有违令者,斩!”矫健的骏马长嘶一声,四蹄如飞,冲进了苍茫的暮色。
深夜,太行山,涉驿。朦胧月色下,急骤的马蹄声击碎了黑夜的静谧,一匹快马如鬼魅一般,飞速冲出漆黑的松林。
“大将军有令……”吼声惊醒了林中宿鸟。惊骇的鸟鸣声伴随着声嘶力竭的狂吼,响彻群山。
两匹快马冲出驿站,如雷般的蹄声随即湮没在漆黑的山林里。清晨,上党郡,壶关。
旭日东升,雄关沐浴在金色的朝阳里,巍峨挺拔。八百里快骑踩着晨曦的雾霭,犹如腾云驾雾一般冲向了关隘。
“紧急军情急送关西。”骑士高举令牌,吼叫声沿着关前驰道由远而近,
“大将军有令,速开关门,违令者,斩!”红彤彤的朝阳喷涌而出,大汉江山风光无限。
一匹黑色骏马高高扬起前蹄,面对红日,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