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人物介绍-蜀(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三国人物介绍-蜀(下) (第2/3页)

为偏将军。

    [215年],曹操破张鲁,张鲁逃入巴中,黄权建议刘备去迎接张鲁,以保三巴的安全。于是刘备以黄权为护军,率领诸将进入巴中。但张鲁已经回到南郑,投降于曹操。之后刘备攻破杜濩、朴胡,杀掉夏侯渊,占领了汉中,这些都出于黄权最初的建议。

    [219年],刘备称汉中王,领益州牧,以黄权为治中从事。

    [221年],刘备称帝,将要伐吴,黄权自愿为刘备的先锋,建议刘备总镇后方,而不应去前线冒险。刘备不听,封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国部队,刘备自己统兵在江南。等到战败之际,刘备撤退,道路被吴军封锁,黄权不能够归还,于是率领部下投降于魏国。有关部门依照法规,上报要抓捕黄权的家人,刘备说:“是我对不起黄权,黄权没有对不起我。”于是仍像以前那样对待他的家人。魏文帝曹丕问黄权:“你放弃叛逆前来归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吗?”黄权回答说:“我受过刘备的特殊恩宠,不能降吴,又无法归还蜀国,于是前来投降。况且败军之将,被免死就已经很幸运了,哪里还能效仿古人呢?”曹丕很赏识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从蜀国投降的人中有人说,刘备已经诛杀了黄权的家人。黄权知道这是谎话,没有立即发丧,后来得到确切消息,果然和他判断的一样。

    [223年],刘备病逝,魏国的群臣都在庆贺而唯独黄权不这样做。魏文帝曹丕察觉到黄权有器量,想故意吓吓他,于是派人召见他。黄权还在路上,前来催促的使者一个接一个,在道路上交错奔驰,黄权的下属官员、侍从都吓得魂飞魄散,而黄权却举止自若。后来,黄权领益州刺史,迁进河南。司马懿十分器重他,问黄权:“蜀国像你这样的人有多少?”黄权笑着回答:“没想到被您如此看重。”司马懿在给诸葛亮的书信中说:“黄权,是个爽快人,经常从坐位上起身,赞叹着谈论你,这种谈论总不离口。”

    [239年],黄权升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240年],黄权去世。

    历史评价:

    陈寿:黄权弘雅思量,以所长,显名发迹,遇其时也。

    徐众:权既忠谏於主,又闭城拒守,得事君之礼。武王下车,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所以大显忠贤之士,而明示所贵之旨。先主假权将军,善矣,然犹薄少,未足彰忠义之高节,而大劝为善者之心。

    司马懿:黄公衡,快士也。

    杨戏:镇北敏思,筹画有方,导师禳秽,遂事成章。偏任东隅,末命不祥,哀悲本志,放流殊疆。

    人物之夏侯霸

    字:仲权

    籍贯:豫州  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

    家庭成员:父:夏侯渊

    官职:车骑将军

    历史年表:

    219年,夏侯渊在对蜀战争中遇害,夏侯霸经常咬牙切齿,要征讨蜀国报仇。

    魏黄初年间(221年-226年),夏侯霸在魏官至偏将军,封关内侯。

    230年,魏国大举伐蜀,曹真入子午道,招夏侯霸为先锋。夏侯霸前进至兴势,与蜀军交战,一度被围,最终被援军救解。

    239年,夏侯霸官至右将军,屯住在陇西,训练士兵,安抚少数民族,得到众人的支持。

    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夏侯霸代替夏侯儒为征蜀护军, 进封博昌亭侯,归征西将军、夏侯霸的侄子夏侯玄统领。

    247年,蜀将姜维伐魏,夏侯霸、郭淮率兵抵挡,姜维退回。

    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被杀,夏侯玄被调离,郭淮成为征西将军。夏侯霸心不自安,又与郭淮不和,遂逃入蜀国,在阴平迷失了道路,粮尽遇困。蜀国得知后,派人将他迎入蜀国。当初,张飞曾得夏侯渊从妹为妻,其女成为刘禅的皇后,故夏侯渊战死后,张飞的妻子请求将其安葬。这次夏侯霸来投,刘禅亲自解释说:“你父亲是死于乱军之中,不是我的父亲亲手所杀。”并厚待夏侯霸,任命他为车骑将军。夏侯霸的儿子留在魏国,因夏侯渊的旧功免于死刑,被流放到乐浪郡。

    255年,夏侯霸随姜维伐魏,大败雍州刺史王经。不久,夏侯霸病逝于蜀国,得到了被追谥的荣誉。

    人物之李恢

    字:德昂

    时间:?——231

    籍贯:益州  建宁俞元(今云南澄江)

    官职:安汉将军  汉兴亭侯  建宁太守

    家庭成员:子:李遗

    历史年表:

    李恢早年在郡里当督邮,他的姑夫爨习是建伶的县令,有违法的行为,李恢连坐免官。由于爨习是这一带有势力的豪族,太守董和就把事情压了下来,没有免李恢的官。

    [213年],董和推荐李恢到州里任官,李恢在路上听说了,刘备自葭萌返回,开始进攻刘璋的消息。李恢认为刘璋一定失败,而刘备一定能成功占领益州,于是便假称自己是郡里派来的使者,去见刘备。李恢在绵竹遇到了刘备,刘备很赏识他,让他跟随,一起进攻雒城。

    [214年],刘备派李恢去汉中连结马超,马超于是归顺于刘备。不久,刘璋投降,刘备领益州牧,以李恢为功曹书佐主簿。后来,有逃往的犯人诬陷李恢要谋反,执法部门将他抓捕,刘备认为李恢不会谋反,将他释放并升为别驾从事。

    [221年],刘备称帝,当时庲降都督邓方逝世,刘备问李恢谁可以代替他,李恢毛遂自荐,刘备笑着说:“我的本意也是用你。”于是任命李恢为庲降都督,使持节领交州剌史,住扎在平夷县。

    [223年],刘备病逝,高定、雍闿、朱褒分别在越巂、建宁、牂牁造反。225年,诸葛亮南征,首先到达越巂,而李恢进军建宁。各县的叛军集结,把李恢的部队包围在昆明。当时李恢的部队只有敌人的一半,又没有诸葛亮军的消息,于是李恢给叛军消息:“官军的粮食吃完了,打算撤退。我们中间有些人久里家乡,如今得到机会回来,不想再返回北方,想与你们共同谋划大事,所以才坦诚相告。”叛军相信了他的话,所以放松了包围圈的守备。李恢率军出击,一举击破了敌人,追赶敌人的残部,南至槃江,东到牂牁,与诸葛亮军声势相连。南方平定后,李恢的军功最多,被封为汉兴亭侯,加拜安汉将军。后来大军撤还,南方的少数民族又有叛乱,杀害了守将,李恢亲自带兵去讨伐,铲除了有意造反者,并把他们部落的头领都迁往程度,向叟、濮等族征收耕牛、战马、金银、犀革,用来补充军资,因此当时的军事费用并不缺乏。

    [229年],吴蜀联盟,划分天下,交州在名义上被划归吴国,于是李恢解除了交州剌史的职位,改任建宁太守,因此回到本郡任职,后来移居汉中。

    [231年],李恢逝世。

    历史评价:

    陈寿:李恢公亮志业,以所长,显名发迹,遇其时也。

    杨戏:安汉宰南,奋击旧乡,翦除芜秽,惟刑以张,广迁蛮、濮,国用用强。

    人物之严颜

    官职:巴郡太守

    历史年表:

    严颜,原为刘璋的部下,巴郡太守。

    211年,刘备受刘璋的邀请入蜀,经过巴郡,严颜感叹:“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也!”

    212年底,刘备开始进攻刘璋,严颜据守江州。

    214年,严颜与前来支援刘备的张飞军交战,被击败,遭生擒。面对张飞的迫降,严颜宁死不屈,得到张飞的赞赏,被待为宾客,严颜遂投降于刘备。

    人物之廖化

    字:元俭

    时间:?——264

    籍贯:荆州  襄阳中卢(今湖北襄樊)

    官职:右车骑将军  并州刺史  中乡侯

    历史年表:

    廖化本名廖淳,沔南冠族世家出身。

    [219年],蜀将前将军关羽兵败被杀,当时廖化任关羽主簿,也被吴国捕获。廖化思念蜀主刘备,于是诈死,当时人都相信了。廖化则带着老母昼夜西行,奔赴蜀国。

    [221年],刘备伐吴,在秭归遇到廖化。刘备很高兴,让廖化为宜都太守,跟随伐吴。

    [223年],伐吴失败,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后主刘禅即位。廖化升任丞相参军,后来为广武督,又当过阴平太守,多次参与北伐行动。

    [238年],廖化攻守善羌侯宕蕈营,魏雍州刺史郭淮派兵救援,廖化击破南安太守游奕,射杀广魏太守王赟。

    [248年],凉州羌胡叛魏来降,廖化随姜维率军西迎,于成重山筑城留守,抵抗郭淮进攻,迎回胡王治无戴等部落。

    [259年],廖化升任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

    [263年],魏将邓艾、钟会伐蜀,廖化同张翼、董厥等人率军前去抵抗。廖化前往沓中增援姜维,继而与姜维一同退守剑阁。后来,诸葛瞻被邓艾破于绵竹,廖化等人随姜维绕道退向成都,但在半路上就得到了后主刘禅投降的敕令。

    [264年],廖化被徙往洛阳,于半道病逝。

    历史评价:

    当时有人称:“前有王、句,后有张、廖。”廖化是与张翼齐名的将领,以果断勇敢著称。

    人物之吕凯

    字:季平

    时间:?——225

    籍贯:永昌不韦

    官职:云南太守、阳迁亭侯

    家庭成员:子:吕祥

    历史年表:

    仕郡五官掾功曹。时雍闿等闻先主薨於永安,骄黠滋甚。都护李严与闿书六纸,解喻利害,闿但答一纸曰:“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其桀慢如此。闿又降於吴,吴遥署闿为永昌太守。永昌既在益州郡之西,道路壅塞,与蜀隔绝,而郡太守改易,凯与府丞蜀郡王伉帅厉吏民,闭境拒闿。闿数移檄永昌,称说云云。凯答檄。

    及丞相亮南征讨闿,既发在道,而闿已为高定部曲所杀。吕凯会为叛夷所害。

    历史评价:

    诸葛亮:永昌郡吏吕凯,执忠绝域,十有馀年,雍闿、高定偪其东北,而凯等守义不与交通。臣不意永昌风俗敦直乃尔!

    陈寿:①凯威恩内著,为郡中所信,故能全其节。②吕凯守节不回,咸以所长,显名发迹,遇其时也。

    人物之王平

    字:子均

    时间:?——248

    籍贯:益州  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

    家庭成员:子:王训

    曾任官职: 镇北大将军  汉中太守  安汉侯

    历史年表:

    [216年],曹操占领汉中,王平随杜濩、朴胡到洛阳,成为一名代理校尉。

    [218年],王平追随曹操参加汉中之战,在此战中投降了刘备。刘备拜他为牙门将、裨将军。

    [228年],诸葛亮开始北伐,兵出祁山。派参军马谡去把守战略要地街亭,而王平为马谡先锋。马谡察看地形后,决定舍水上山。王平一再劝阻,马谡不听。后蜀军水源被断,大败,士卒离散。唯王平领本部千余人虚张声势,断后,收拾败军徐徐而退。事后,因功破例升为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231年],蜀军的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再出祁山,王平为无当监,驻守南围。魏将张郃引军进攻,王平坚守不动,张郃不能取胜。

    [234年],蜀军第五次北伐。同年8月,诸葛亮病死在军中,蜀军撤退。魏延之乱,因王平的努力,一战平定。事后不久,王平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辅助车骑将军吴懿驻扎汉中,兼任汉中太守。

    [237年],王平进封安汉侯,代替吴壹督汉中。

    [238年],大将军蒋琬驻沔阳,王平改任前将军,署理大将军府中事务。

    [243年],蒋琬病重,回军驻扎在涪县。任命王平为前将军、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

    [244年],魏帝命曹爽伐蜀。同年3月,曹爽到长安,发兵十余万人,与夏侯玄一起从骆口进入汉中。当时汉中守军不满三万,诸将慌乱,欲放弃关隘,退守汉、乐二城。王平力排众议,提出防御计划,分兵据兴势,王平在后接应,成功坚持到增援大军到来。魏军撤退,正如王平计划。

    [248年],王平去世。

    历史评价:

    陈寿:①王平忠勇而严整。②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使人读史、汉诸纪传,听之,备知其大义,往往论说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戏谑,从朝至夕,端坐彻日,忄画无武将之体,然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

    当时有人称:“前有王、句,后有张、廖。”

    人物之马忠(原名狐笃)

    字:德信

    时间:?——249

    籍贯:益州  巴西郡阆中县(今四川省阆中市)

    官职:镇南大将军  彭乡侯

    家庭成员:子:马修、马恢

    历史年表:

    【公元210-220年】 建安年间

    任郡中官吏,建安末年被举荐为孝廉。

    【公元210-220年】章武二年

    巴西太守阎芝征集五千人,为刘备补充兵员,派马忠带兵前往。刘备与之交谈,甚为器重。

    【公元223年】建兴元年

    诸葛亮辟为丞相门下督。

    【公元225年】建兴三年

    诸葛亮南征,拜马忠为牂牁太守,平定牂牁郡丞朱褒的叛乱。

    【公元229年】建兴八年

    诸葛亮辟为丞相参军,作为留府长史蒋琬的副手,处理后方军政事务。接着又兼任益州治中从事。

    【公元230年】建兴九年

    在诸葛亮军中帮办军务。后指挥牙门将张嶷等将领平定叛乱的汶山郡羌人。

    【公元232年】建兴十一年

    南中豪族刘胄叛乱,各郡骚动。诸葛亮以马忠接替原庲降都督张翼。马忠不负使命,平定了叛乱。诸葛亮加忠为监军、奋威将军,封博阳亭侯。移屯味县。

    【公元232年】建兴十一年

    指挥并协助越巂太守张嶷恢复对越巂郡的控制,晋升为安南将军,进封彭乡侯。

    【公元242年】延熙五年

    入朝述职,于是受命到汉中为大司马蒋琬宣传诏旨,加拜为镇南大将军。

    【公元244年】延熙七年

    魏国进攻汉中,大将军费祎率军北上增援,代其留在成都处理政事。费祎班师,回到南中。

    【公元249年】延熙十二年

    死于任上。

    历史评价:

    刘备: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

    陈寿:①马忠扰而能毅,以所长显名发迹,遇其时也。②忠为人宽济有度量,但诙啁大笑,忿怒不形於色。然处事能断,威恩并立。③忠抚育恤理,甚有威惠。

    常壉:若乃先汉以來,范三侯、冯车骑、马镇南,皆植斯乡,故曰‘巴有將,蜀有相’也。

    人物之张嶷

    字:伯岐

    时间:?——254

    籍贯:巴郡南充国

    官职:荡寇将军

    家庭成员:子:张瑛、张护

    历史年表:

    弱冠为县功曹。书院

    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夫人得免。由是显名,州召为从事。

    建兴五年,丞相亮北住汉中,广汉、绵竹山贼张慕等钞盗军资,劫掠吏民,嶷以都尉将兵讨之。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斩慕等五十馀级,渠帅悉殄。寻其馀类,旬日清泰。

    后得疾病困笃,家素贫匮,广汉太守蜀郡何祗,名为通厚,嶷宿与疏阔,乃自轝诣祗,讬以治疾。祗倾财医疗,数年除愈。其党道信义皆此类也。拜为牙门将,属马忠。

    建兴十四年,武都氐王苻健请降,遣将军张尉往迎,过期不到,大将军蒋琬深以为念。嶷平之曰:“苻健求附款至,必无他变,素闻健弟狡黠,又夷狄不能同功,将有乖离,是以稽留耳。”数日,问至,健弟果将四百户就魏,独健来从。

    是岁延熙十七年也。魏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卫将军姜维率嶷等因简之资以出陇西。既到狄道,简悉率城中吏民出迎军。军前与魏将徐质交锋,嶷临陈陨身,然其所杀伤亦过倍。既亡。南土越巂民夷闻嶷死,无不悲泣,为嶷立庙,四时水旱辄祀之。

    历史评价:

    益部耆旧传:①嶷少有通壮之节。②余观张嶷仪貌辞令,不能骇人,而其策略足以入算,果烈足以立威,为臣有忠诚之节,处类有亮直之风,而动必顾典,后主深崇之。虽古之英士,何以远逾哉!

    陈寿:①在郡十五年,邦域安穆。屡乞求还,乃徵诣成都。(夷民)〔民夷〕恋慕,扶毂泣涕,过旄牛邑,邑君襁负来迎,及追寻至蜀郡界,其督相率随嶷朝贡者百馀人。嶷至,拜荡寇将军,慷慨壮烈,士人咸多贵之,然放荡少礼,人亦以此讥焉。②张嶷识断明果,咸以所长,显名发迹,遇其时也。

    人物之张翼

    字:伯恭

    时间:?——264

    籍贯:犍为武阳

    官职:左车骑将军

    家庭成员:子:张微

    历史年表:

    先主定益州,领牧,翼为书佐。

    建安末,举孝廉,为江阳长,徙涪陵令,迁梓潼太守,累迁至广汉、蜀郡太守。

    建兴九年,为庲降都督、绥南中郎将。耆率刘胄背叛作乱,翼举兵讨胄。胄未破,会被徵当还,群下咸以为宜便驰骑即罪,翼曰:“不然。吾以蛮夷蠢动,不称职故还耳,然代人未至,吾方临战场,当运粮积谷,为灭贼之资,岂可以黜退之故而废公家之务乎?”於是统摄不懈,代到乃发。马忠因其成基以破殄胄,丞相亮闻而善之。

    亮出武功,以翼为前军都督,领扶风太守。

    亮卒,拜前领军,追论讨刘胄功,赐爵关内侯。

    延熙元年,入为尚书,稍迁督建威,假节,进封都亭侯,征西大将军。

    延熙十八年,与卫将军姜维俱还成都。维议复出军,唯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维不听,将翼等行,进翼位镇南大将军。

    景耀二年,迁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

    景耀六年,与维咸在剑阁,共诣降锺会于涪。

    明年正月,随会至成都,为乱兵所杀。

    历史评价:

    陈寿:①翼性持法严,不得殊俗之欢心。②张翼亢姜维之锐,咸有可称。

    《华阳国志》:后张翼、廖化并为大将军,时人语曰:“前有王、句,后有张、廖。

    人物之邓芝

    字:伯苗

    时间:182——251(寿70)

    籍贯:义阳新野

    官职:车骑将军

    家庭成员:子:邓良

    历史年表:

    [201年] 邓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士,于是效力与刘焉。益州从事张裕善于面相,芝往试之,张裕对邓芝曰:“你年过七十,位至大将军,封侯。”

    [215年] 先主定益州,邓芝为郫邸阁督。先主出见邓芝,与语,大奇之,擢为郫令,迁广汉太守。邓芝上任后,所在清严有治绩,入为尚书。

    [223年]

    先主死于永安。吴王孙权请和,先主累遣宋玮、费祎等与相报答。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奸计,未知所如。邓芝见诸葛亮:“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诸葛亮答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问其人为谁?亮曰:“即使君也。”乃遣邓芝修好于孙权。孙权果狐疑,不见邓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不是为蜀也。”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原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偪,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邓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豪,诸葛亮亦一时之俊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绝魏,与蜀连和,遣张温答礼于蜀。蜀复令邓芝重往吴,孙权谓邓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芝对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为君各修其德,为臣各尽其忠,则战争方始耳。”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当尔邪!”孙权数与邓芝相闻,馈遗优渥。

    [225年] 诸葛亮北往汉中,出师伐魏,以芝为中监军、扬武将军。与赵云为前部先锋。

    [234年] 诸葛亮死,官封前军师,前将军,领衮州刺史,封阳武亭侯,请之总督江州。[243年] 官封为车骑将军,后假节。

    [248年]

    涪陵国人杀都尉反叛,芝率军征讨,即枭其渠帅,百姓安堵。华阳国志曰:芝征涪陵,见玄猿缘山。芝性好弩,手自射猿,中之。猿拔其箭,卷木叶塞其创。芝曰:“嘻,吾违物之性,其将死矣!”一日:芝见猿抱子在树上,引弩射之,中猿母,其子为拔箭,以木叶塞创。芝乃叹息,投弩水中,自知当死。

    [251年] 邓芝去世。

    历史评价:

    陈寿:①芝为(大)将军二十馀年,赏罚明断,善恤卒伍。身之衣食资仰於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馀财。性刚简,不饰意气,不得士类之和。②芝性骄傲③邓芝坚贞简亮,咸有可称。

    孙权:和合二国,唯有邓芝。

    人物之孟达

    字:子庆

    时间:?——228

    籍贯:扶风

    官职:新城太守

    家庭成员:父:孟他,子:孟兴

    人物传记:

    少入蜀。先后为刘章、刘备、曹丕效力的武將。對刘备入蜀多所贡献,但是对关羽见死不救,投降了魏国。达以延康元年率部曲四千馀家归魏。文帝时初即王位,既宿知有达,闻其来,甚悦,王益钦达。逆与达书曰:“近日有命,未足达旨,何者?昔伊挚背商而归周,百里去虞而入秦,乐毅感鸱夷以蝉蜕,王遵识逆顺以去就,皆审兴废之符效,知成败之必然,故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闻卿姿度纯茂,器量优绝,当骋能明时,收名传记。今者翻然濯鳞清流,甚相嘉乐,虚心西望,依依若旧,下笔属辞,欢心从之。昔虞卿入赵,再见取相,陈平就汉,一觐参乘,孤今於卿,情过於往,故致所御马物以昭忠爱。”又曰:“今者海内清定,万里一统,三垂无边尘之警,中夏无狗吠之虞,以是弛罔阔禁,与世无疑,保官空虚,初无(资)任。卿来相就,当明孤意,慎勿令家人缤纷道路,以亲骇疏也。若卿欲来相见,且当先安部曲,有所保固,然后徐徐轻骑来东。”又王近出,乘小辇,执达手,抚其背戏之曰:“卿得无为刘备刺客邪?”遂与同载。又加拜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时众臣或以为待之太猥,又不宜委以方任。王闻之曰:“吾保其无他,亦譬以蒿箭射蒿中耳。”达既为文帝所宠,又与桓阶、夏侯尚亲善,及文帝崩,时桓、尚皆卒,达自以羁旅久在疆埸,心不自安。诸葛亮闻之,阴欲诱达,数书招之,达与相报答。魏兴太守申仪与达有隙,密表达与蜀潜通,帝未之信也。司马宣王遣参军梁几察之,又劝其入朝。达惊惧,遂反。被司马懿所杀。

    历史评价:

    魏臣:达将帅之才也,卿相之器也。

    曹丕:达姿才容观。

    费诗:孟达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覆之人,何足与书邪。

    《魏略》:达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众莫不属目。

    人物之宗预

    字:德艳

    时间:?——264‘

    籍贯: 荆州  南阳安众(今河南镇平东南)

    官职:镇军大将军  兖州刺史  关内侯

    历史年表:

    建安中,随张飞入蜀。

    建兴初,诸葛亮任其为主簿,迁参军右中郎将。

    后迁为侍中,徒尚书。延熙十年(247),为屯骑校尉,受命聘吴,归来拜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

    景耀元年(258),以疾还成都。

    后任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

    咸熙元年春,预内徙洛阳,道病卒。

    历史评价:

    陈寿:宗预御孙权之严,咸有可称。

    人物之杨戏

    字:文然

    籍贯:犍为武阳

    官职:射声校尉

    人物传记

    少与巴西程祁公弘、巴郡杨汰季儒、蜀郡张表伯达并知名。戏每推祁以为冠首,丞相亮深识之。戏年二十馀,从州书佐为督军从事,职典刑狱,论法决疑,号为平当,府辟为属主簿。亮卒,为尚书右选部郎,刺史蒋琬请为治中从事史。琬以大将军开府,又辟为东曹掾,迁南中郎参军,副贰庲降都督,领建宁太守。以疾徵还成都,拜护军监军,出领梓潼太守,入为射声校尉,所在清约不烦。延熙二十年,随大将军姜维出军至芒水。戏素心不服维,酒后言笑,每有傲弄之辞。维外宽内忌,意不能堪,军还,有司承旨奏戏,免为庶人。后景耀四年卒。戏以延熙四年著《季汉辅臣赞》,其所颂述,今多载于蜀书,是以记之於左。

    历史评价:

    陈寿:①戏性虽简惰省略,未尝以甘言加人,过情接物。书符指事,希有盈纸。然笃於旧故,居诚存厚。与巴西韩俨、黎韬童幼相亲厚,后俨痼疾废顿,韬无行见捐,戏经纪振恤,恩好如初。②杨戏商略,意在不群,然智度有短,殆罹世难云③杨戏素性简略,时不应答。

    蒋琬: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

    人物之王嗣

    字:承宗

    籍贯:犍为资中人

    官职:镇军

    人物传记:

    其先,延熙世以功德显著。举孝廉,稍迁西安围督、汶山太守,加安远将军。绥集羌、胡,咸悉归服,诸种素桀恶者皆来首降,嗣待以恩信,时北境得以宁静。大将军姜维每出北征,羌、胡出马牛羊氈毦及义谷裨军粮,国赖其资。迁镇军,故领郡。后从维北征,为流矢所伤,数月卒。戎夷会葬,赠送数千人,号呼涕泣。嗣子及孙,羌、胡见之如骨肉,或结兄弟,恩至於此。

    历史评价:

    《益部耆旧杂记》:嗣为人美厚笃至,众所爱信。

    人物之常播

    字:文平

    籍贯:蜀郡江原

    官职:主簿功曹

    人物传记:

    播仕县主簿功曹。县长广都硃游,建兴十五年中被上官诬劾以逋没官谷,当论重罪。播诣狱讼争,身受数千杖,肌肤刻烂,毒痛惨至,更历三狱,幽闭二年有馀。每将考掠,吏先验问,播不答,言“但急行罚,无所多问”!辞终不挠,事遂分明。长免刑戮。时唯主簿杨玩亦证明其事,与播辞同。举孝廉,除郪长,年五十馀卒。书於旧德传,后县令颍川赵敦图其像,赞颂之。

    历史评价:

    众:播忘身为君,节义抗烈。

    人物之卫继

    字:子业

    籍贯:汉嘉严道

    官职:奉车都尉、大尚书

    人物传记:

    兄弟五人。继父为县功曹。继为兒时,与兄弟随父游戏庭寺中,县长蜀郡成都张君无子,数命功曹呼其子省弄,甚怜爱之。张因言宴之间,语功曹欲乞继,功曹即许之,遂养为子。其馀兄弟四人,各无堪当世者,父恆言己之将衰,张明府将盛也。时法禁以异姓为后,故复为卫氏。屡迁拜奉车都尉、大尚书。锺会之乱,遇害成都。

    历史评价:

    《益部耆旧杂记》:继敏达夙成,学识通博,进仕州郡,历职清显。忠笃信厚,为众所敬。

    人物之程畿

    字:季然

    籍贯:巴西阆中

    官职:从事祭酒

    家庭成员:子:程祁

    人物传记:

    刘璋时为汉昌长。县有賨人,种类刚猛,昔高祖以定关中。巴西太守庞羲以天下扰乱,郡宜有武卫,颇招合部曲。有谗於璋,说羲欲叛者,璋阴疑之。羲闻,甚惧,将谋自守,遣畿子郁宣旨,索兵自助。畿报曰:“郡合部曲,本不为叛,虽有交构,要在尽诚;若必以惧,遂怀异志,非畿之所闻。”并敕郁曰:“我受州恩,当为州牧尽节。汝为郡吏,当为太守效力,不得以吾故有异志也。”羲使人告畿曰:“尔子在郡,不从太守,家将及祸!”畿曰:“昔乐羊为将,饮子之羹,非父子无恩,大义然也。今虽复羹子,吾必饮之。”羲知畿必不为己,厚陈谢於璋以致无咎。璋闻之,迁畿江阳太守。先主领益州牧,辟为从事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