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6 谢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66 谢恩 (第3/3页)

问题,看着我笑道,“老纳可否请教徐夫人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我一怔,道,“什么事?”

    智觊大师道,“便是南方之事。不瞒徐夫人,最近,我这小寺里人来人往,热闹得很。”

    大师说的云淡风轻,我明白其中的意思,智觊大师乃是赫赫有名的大德高僧,在江南之地威望极高,有找他来诉苦的,有找他来寻求安慰的,更有找他来希望他能出山做一些事情的——至于哪些事情,想必不同派的人有不同的了。所谓振臂一呼,而响应者众的,就是智觊大师这样的人物了。简单的说,智觊大师属于舆论领袖,某些时候,他说话对于舆论的形成具有关键性作用,想在宣传上占上风、想塑造有利于自身的舆论环境的派别,都会希望得到智觊大师的帮助。在古代这样大众传播基本为零的年代,舆论领袖的作用就更是举足轻重,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就扮演着媒体的角色。

    我不敢随意乱说,思索片刻才道,“大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觉得这南北天下一统乃是大势所趋。一年多前,晋王杨广,”说到这里,我不由自主的停顿了一下,心里说不清的滋味,“攻破陈,并处死一批奸佞之臣,雷厉风行的又废止一些苛刻刑法,在南方其实颇得人心,但是晋王班师走后,朝廷接手,似乎并不那么熟悉南地情况,在文治方面想对文人荟萃的南地进行洗脑,以及任命北人管理南方都把积攒的那些人心给挥霍光了。所以南方人心思变,战乱横生。让我说……还是南北沟通的问题。总得有个契机,有些人去慢慢处理这些个沟通问题,好了,天下也就太平了。说到底,三四百年战火蔓延,其实所有人还是希望太平,而不希望又起战乱的。以武治镇压来平南……不可能。”

    “阿弥陀佛。”智觊大师道,“徐夫人聪慧过人。”

    “大师见笑,”我低声道,“我这不过是些妇孺之见罢了。”

    智觊大师道,“徐夫人尚有所不知,其实除了我们说的那些,隋帝还让一些历时几百年的贵族失去一切特权,使其田地、人口都变成官府所有。那些个人一下子从奢华无度变成了靠微薄的田产度日,还要承受以往不曾承受过的徭役兵役,都是怨声载道,不安于室。”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道,“江南叛军想必是参与者众了,有贵族,有读书人,有普通百姓……”

    智觊大师点点头,叹道,“这南方不知多少宝刹,又要面临着毁于一旦的危险了。”

    “大师过虑了,”我安慰道,“隋帝一样崇尚佛法,不会让您担忧的成真的。”

    “阿弥陀佛,大概只有普天下的人们都礼敬我佛,才会太平。”

    在我看来,这句话属于大师应景儿的话,他自己估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信。我笑道,“这乱世大家求平安,我看要比治世拜佛的还多呢。”

    智觊大师看着我微笑,不以为忤,许久之后,笑容渐消,终是叹道,“徐夫人此言极是,世人功利,莫有过于帝王将相者,求神拜佛,都不是真正存着悲天悯人的心思,而是连佛祖也不放过,全成为他们谋取私欲的手段。老纳是出家人,几十年见惯世事沧桑,不想老了却又被卷入到这样的纷乱之中。”

    我宽慰道,“都是因为您德高望重的缘故,有您从中斡旋,想必能够减少不少生灵涂炭的人间惨事。”

    智觊大师道,“老纳苦心冥想,就是想找一个最好的方式,尽老纳最大的力,去让世人多一份喜乐,少一份愁苦。”

    我心生敬佩,智觊大师身在佛门,心在众生。正要说话,却听见子矜一声啼哭,赶忙回过头,唐谦把子矜从床上抱起,我接过来,子矜也就不哭了,一双漆黑的眼睛望着智觊大师。

    智觊大师站起身,走到我身边,笑着用一只大手握住了子矜的小手,说来也奇怪,子矜两只小手握住智觊大师的手,笑个不停。然后张开双臂,就喊,“抱!”

    我忙打下他手,谦然道,“大师,对不起。”

    智觊大师微笑道,“徐夫人,老纳曾道,觉得有你有些缘分,今日见了另公子发现,与他的渊源似乎更深呢。”

    我惊讶,而后喜道,“如此真是子矜之福了,能有大师指点一二。”我心中萌生个大胆的念头,“智觊大师,我可否让子矜成为您的弟子?”

    “夫人!”唐谦急道。

    我知道唐谦断然是不想让子矜出家的,我也不想,但是若能当智觊大师的俗家弟子实在是三生有幸了。还没等我说话,智觊大师就笑道,“阿弥陀佛,女施主不用担心,老纳即便收徒,也是俗家弟子。”

    唐谦赧然。

    “徐夫人,”智觊大师接过了子矜抱在怀中,“出家人不大诳语,这孩子就是老纳的俗家弟子了,没有法号,就是子矜。”

    我兴奋的鼻子发酸,这一年多来,此刻实在是我最幸福的时刻之一,我不求子矜未来荣华富贵,在这乱世建功立业,只希望能够心地善良,有一份学识,踏实做人。跟着智觊大师学上几年,子矜的未来就像有了保障一样。高僧们所谓的渊源缘分我不懂,但我相信人到了一定境界会有的智慧,是我这样的俗人难以企及的。

    “子矜,”智觊大师慈爱的望着子矜道,“真巧,过两天,有一位跟你一样老纳俗家弟子的师兄要来,你那位师兄,聪颖绝伦,你要不要来一见?”

    我同唐谦都觉得好玩,这样同子矜说话,仿佛那个小孩子能懂一样。却没想到,小子矜还真好像明白智觊大师的话,笑着一边拍手一边点头。

    “对了,”智觊大师转过头来看着我笑道,“老纳有一消息,想来外人知道的不多,徐夫人与老纳倾盖如故,为这乱世忧心不已,不妨对你说,听说,朝中对秦王治理南方甚为失望,已经决定让秦王杨俊去往并州。”

    我心猛地一沉,仿佛置身海底。

    “而让原本驻扎并州的晋王杨广临危受命,移镇江都,重新来到南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