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科技大会 (第2/3页)
国的船坞建设也是一下子就由3万吨级跳到25万吨级并获得成功的......
有了大船之后,一些原本看起来荒诞不经的设想也有了实现的可能。比如中国战略火箭部队就打算将弹道导弹搬到大型水面舰船上发射。这样一来它的打击范围就可以极大地扩增了。
不过身为过来人的胡卫东自然知道这种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携带弹道导弹的舰船实在太脆弱,也太贵了,而水面舰船又不具备潜艇那样的隐蔽性。除非己方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否则这种“弹道导弹巡洋舰”完全就是活动靶子而已。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而以中国目前仅有一艘中型航母的有限舰载航空部队,是注定无法在大洋上获得制空权和制海权的。
但是胡卫东却并没有停掉这个研究项目。反而同意拨款支持,一方面是考虑到这项技术可以作为日后研制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技术储备,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鼓励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
1943年里,中国的民用科技同样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比如意义重大却并不引人注意的材料和工艺一直都在不断改进,此外其他很多科技成果其实也都是军民两用的,不但对国防意义重大,同样能够改善人民的生活,比如利用“塑料王”聚四氟乙烯润滑和耐高温(相对来说)特性发明的不粘锅就深受家庭主妇们的欢迎......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影响中国科技未来的大事,那就是中国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在这次大会上,生物学家蔡希陶出人意料地被授予了一等奖,令很多以为中国政府只关心应用科技而轻视理论科技的人十分意外。不过他们很快就得知蔡希陶之所以获奖,归根到底其实还是与应用有关......
1933年,蔡希陶在云南屏边大围山发现了一个记载中从未见过的瓜类物种,它的果实最重可达几十斤一个,其中含有数个鸭蛋大小的种子,含油量高达70%以上,因此蔡希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