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水浒风波(中) (第2/3页)
个错误的时间、以一种错误的方式出版,销量不惨淡才怪。而且当时该书刊印的册数太少。又没有名家热捧,影响不大理所当然,并不能以此认为是书的水准不高。
至于1985年出版的那次,当时百回本以及拼凑的一百二十回本的销量已经极大。再加上太祖晚年评水浒在中国大陆引起的“水浒热”。导致大部分中国人都对宋江投降打方腊的情节形成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再想接受《古本水浒传》里完全不同的情节可就难了。何况即使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古本水浒传》仅仅首批出版就卖出了十几万套,这成绩纵不能算好、也绝对不能算差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该书的水准......
虽然如此,但《古本水浒传》后五十回中多处明显更像是民国时期语言的词句却终究是个问题,因此胡卫东虽然喜欢这个版本,却也无法确定它到底是不是施耐庵原作,要知道历史上梅寄鹤在1969年就过世了,而胡卫东当年看到的《古本水浒传》却是1985年刊印的那个版本,也就是说当他看到《古本水浒传》时,梅寄鹤老先生早就过世很多年了,真相如何自然难以考证,何况当时胡卫东在保密制度很严的军工部门工作,平时事忙不说,也不可能像普通人那样自由,所以他直到穿越的那一天,都没工夫专门调查此事。
即使在穿越之后,身肩重任的胡卫东也一直抽不出时间处理这类琐事,直到腿断之后才得了闲,有空派人将梅寄鹤请来询问此事。梅寄鹤在《古本水浒传》首次出版失败后深受打击,此后即使对自己的儿孙也不再谈及此事,谁知在怀着忐忑之心被那位传奇一样的胡副总理请过去之后,对方竟然和蔼地说自己看过1933年出版的《古本水浒》而且非常喜欢,登时眼放异彩,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可是初次面对胡卫东这个级别的赤色党中央领导,梅寄鹤还是不免有些战战兢兢,又哪敢说一句假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