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水浒风波(上) (第2/3页)
传》的前七十回与其他版本并无什么差别,但后五十回却是全然不同,在天降石碣、梁山好汉排定了座次后。书里的梁山好汉并没有马上被朝廷招安。而是继续替天行道,将梁山泊义军发展壮大。该版的最后部分也只是旁敲侧击地写了梁山诸位头领对素有贤名的张叔夜(历史上宋江起义就是被他平掉的)就任济州太守的反应和之前公孙胜离开梁山(他是第一个走的,鲁智深随后也带武松去了五台山。)时的留言“罡煞群雄,应劫寰中。天遣治乱。长人执弓;戈矛化铁。战马嘶风,云飞星散,水碧山空。”(注1)。暗示了梁山泊的悲剧结局,结尾更以神摄天书(宋江忘了当初玄女娘娘的叮嘱,答应将三卷天书给弟兄们看,结果就悲剧了......)、雷轰石碣让全书戛然而止......
与百回本相比,《古本水浒传》后五十回的情节与前七十回衔接得更好,而人物形象也没有过于突兀的变化(也有部分变化了的,但都有个过程,而非像百回本的后三十回那样突然之间莫名其妙地就变过来了。),同时和前七十回一样,延续了施耐庵酷爱前后呼应(喜欢挖坑而且有坑必填)的特点,如果施耐庵当年真的不止写到七十回,那么这一百二十回的《古本水浒传》在各个版本中无疑最可能是真本。
但是,后世的那些水浒专家也发现了《古本水浒传》一个明显的瑕疵,虽然并没降低该书的水准,却令其是真正古本的可能性小了许多。原来,《古本水浒传》的后五十回当中竟然多次出现了民国时期的口语,因此后世的水浒专家普遍认为《古本水浒传》及其前身《古本水浒》(这是1933年版的书名,1985年出版的《古本水浒传》经过编纂,还加入了少量其他版本乃至新创作的内容,和1933年版已经有所区别,当然大体上还是一致的。)的后五十回是伪作,而最早拿出这个版本的民国时期常熟中医梅寄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