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三十八章 苏芬战争(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三十八章 苏芬战争(上) (第2/3页)

官;在西方专家的支援下,芬兰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了以曼纳海姆的名字命名的坚固防线。

    芬兰亲近西方的动向进一步引起了自认为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苏联的警惕。1939年春,苏联主动与芬兰举行秘密谈判,以此试探芬兰人对东西方阵营(这里的东方指苏联)的态度。

    在谈判中,苏联代表直截了当地提出在第三国可能东犯并且经过芬兰入侵苏联的情况下,苏联利用芬兰领土迎击来犯之敌的要求,并且还表示苏联希望获得在芬兰湾的某些岛屿上设防的权利。结果都被芬兰拒绝。这令斯大林更是对这根抵在苏联心腹要害(从芬兰出兵可以直接威胁到苏联的第二国都列宁格勒)上面的毒刺愈发难以容忍,但由于当时国际形势对苏联十分不利,因而苏联人并没有轻举妄动。

    直到1940年11月15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中在两国之间的东欧国家中划分势力范围时将芬兰划归苏联之后。苏联人这才放下心来。开始准备对芬兰动武。但由于需要时间来消化新占的波兰东部和其后不战而降的波罗的海三国,加之苏联这时也并没有吞并整个芬兰的计划(注1),所以苏联人还是决定先礼后兵。

    苏联于1941年1月5日邀请芬兰政府代表赴苏谈判。谈判于1941年1月11日在莫斯科开始。在这次谈判中。苏联除建议苏芬双方签订互助条约,共同保卫芬兰湾外,还进一步提出了割让和调整芬兰部分领土的要求,即要求芬兰把卡累利阿地峡(这是谈判的关键,苏联得到这块土地后,列宁格勒就不会直接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了。)的苏芬两国边境北移40公里,把芬兰湾内的几个岛屿和雷巴契半岛上的芬兰领土割让给苏联;把汉科半岛以每年800万芬兰马克的代价租借给前苏联,为期30年。

    为了补偿芬兰的领土损失,苏联表示愿意把奥涅加湖西北2倍于芬兰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