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二章 火力支援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六十二章 火力支援舰 (第2/3页)

...

    为此胡卫东很自然地想起了后世“火力支援舰”的概念,其实类似的军舰早就有了,那就是所谓的浅水重炮舰。可是胡卫东却并没有选择这一较为传统的方案,虽然浅水重炮舰与同等火力的主力舰种(最大的浅水重炮舰火力与战列舰相当)相比无论是造价还是建造时间都要少得多。但对于造船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来说依然是个不小的负担。何况现在中国有限的造舰产能还几乎全被与德国合作造舰的计划所占用了。因此胡卫东最终选择了后世新中国海军的做法。那就是让火箭炮上舰......

    当鬼子的主力舰队离开旅大之后,中国舰船只要善用雷达,至少夜间完全可以自由出入于日本海军那已经是四处透风的封锁网。而122mm火箭炮那几乎达到40公里的最大射程,又可以令火力支援舰免于遭到日军岸炮的反击。至于日军航空部队的威胁,由于火箭炮的特性,火力支援舰并不需要、也不可能长时间对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数轮、甚至一轮火箭弹打掉之后就可以立即撤回港内,此时天应该还没亮呢,以日军飞机那几乎可以完全忽视的可怜夜战能力,怎么可能威胁到火力支援舰?退一万步讲,即使有火力支援舰被击沉,损失也不算太大,因为无论是用来改装的自由轮、还是上舰的火箭炮,价格都很便宜(自由轮的市场价是100万美元一艘,至于火箭炮,它的主要成本从来都是火箭弹。),需要的操作人员也相对较少,因此就算没了,胡卫东也不会太过心疼,在战争年代的军事将领眼里,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只不过是一些数字而已,从这一点来看,胡卫东现在终于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时代......

    此外,火箭炮上船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它不需要炮座之类的额外结构,因此所占的空间相对要小得多,一艘空载排水量仅有7000吨(满载排水量约16000吨)的自由轮竟然可以装上不下50门122mm40管火箭炮(时间太短来不及定做了,直接就用陆军型的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