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五十章 教育改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四百五十章 教育改革(下) (第1/3页)

    ()    其中的奥妙在于有钱人家的孩子都是上的贵族学校,这些学校的功课是很重的,学习成绩也很受重视,而普通的中小学要求则很低,因此给人以西方教育不重成绩的假象。

    要说与中国教育的区别,美国教育主要是多了一些社会实践和业余兴趣之类的考评内容,这对有钱人家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但是穷人子弟却很难负担得起锻炼这些能力所需的高昂费用,因此他们需要在学习成绩上明显比家里有钱的同学更加出sè,才能勉强抵消掉其不利的影响。也就是说,美国的穷学生在学习上需要比中国的穷学生更加勤奋刻苦才能有机会出人头地,谁能说学习不需要刻苦?考试成绩不重要?

    不过,在听取了更多的反馈意见之后,胡卫东还是对原定的教改方案进行了一些修正,例如小学、尤其是三年级之前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为主,不能施加太大的学习压力,并且还对习题数量和考试次数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以免心智还远未成熟的小学生因为过重的学习压力而厌学。此外,胡卫东还规定统考出题组的老师们不准出与考察学生知识储备与运用能力无关的偏题怪题,违者将被剔除出去。

    但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生的课业压力就开始明显增大了,他们必须在两年时间里学完几乎相当于后世小学三个学年的课程,而进入初中之后的学业压力则更加沉重,同时因为义务教育的结束,学生们还将开始面临残酷的升学考试。

    由于中国在至少二三十年内中高级教师的短缺将长期存在,因此虽然远比历史上更早地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的,但基于当时的国情,这样做是值得的。),但从高中/小中专一级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