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四百零三章 困境中的日本(下) (第1/3页)
() PS:感谢书友“可可”和“狮子牛”投出的月票,再次求推荐票^_^
尤其是民国建立之后,rì本因为战略方面的考虑,将先前对台的政策由“工业rì本,农业台湾”转变成“工业台湾,农业南洋(说白了其实就是从泰国进口粮食)”。台湾的工业由此获得了迅猛的发展,1932年时台湾的农业产值与工业产值之比就已经达到了6:4,而当时的内地却才达到9.03:0.7(没算失陷了的东三省),而如果以发电量为例,台湾的人均年发电量更是超过了内地的200倍。在教育方面,台湾同样远远领先于大陆(不过严格来说,早在甲午之前,台湾的识字率就比大陆高了,并不全是rì占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即使将所有年龄段的人口都计算进去(1914年的时候台湾614岁的少年儿童就学率就超过了70%),即便要求小学毕业、能够读写和运算,台湾现在的识字率也超过了80%,哪怕与rì本本土相比也并不逊sè,而同样标准下(民国乃至解放初期,内地只要认识一些常用字就算是识字了,标准非常地低,小学上到四五年级、也就是说所谓的高小,都算是有文化的人),内地的平均识字率甚至可能只有5% . .
相对厚实的经济底子使得台湾承受横征暴敛的能力更强,而将其视为“准本土”的rì本当局对台湾也始终要比对朝鲜客气得多(注1),因而台湾民众的生活水平虽然大幅下降,但还不至于活不下去。
而朝鲜的情况却截然不同,本来民众的生活就够艰苦了,rì本当局的剥削与压迫却更加残酷,顿时朝鲜半岛上饿殍遍野。再温顺的人。真到了活不下去的时候也可能鼓起拼命的勇气。而抗联派回朝鲜的游击队虽然大多被rì军剿灭,但其中也多少有些人幸免于难,在他们的努力下。朝鲜民众不再像以前那样被rì本当局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