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九十三章 四道难关(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九十三章 四道难关(二) (第2/3页)

工人的工作效率。需要的工人数量自然就相对减少了;二是呼吁广大青少年努力学习,并鼓励自学成才和跳级现象,以尽可能地缩短教育年限。尽管胡卫东明知这样做会有不小的弊端,但目前他并没有更好的选择;这三嘛,却是打起了几十万rì军战俘的主意

    自明治维新以来,rì本zhèng fǔ就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几十年下来已经收到了不错的成效,rì军官兵也因此普遍都有较高的文化程度,ì军官兵的文化素质与德国、美国等先进国家的军人还有一段距离,但比起中**人、以及同样是后进工业国的苏联却已经强了许多,rì军之中哪怕是最普通的士兵,都肯定有小学毕业以上的文化程度,而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则更是文化程度更高的初中毕业生。至于军官、哪怕是最低级的军曹(类似于中国班长的“伍长”不算军官),则往往都有高中以上学历。

    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作基础,将rì军战俘培训成技工的难度自然相对要低得多,不过rì本毕竟是敌国,所以一开始胡卫东并未起这个念头,只是对于rì军战俘当中那些原本就是技术工人的家伙善加利用,后来因为苏援的关系对高级技工的需求量大增,胡卫东才开始考虑将其中文化程度较高(至少高中毕业)的家伙培训成高级技工。直到这次大引进导致普通技工都供不应求之后,胡卫东才决定对rì军战俘开始全面培训,以暂时补上这个缺口,再说让他们到工厂进行劳动改造,经济上也比去当苦力要实惠得多,虽然工厂的条件要比工地好得多,但是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还得保证产品质量,同样轻松不到哪儿去。

    语言不通是个问题,但rì军战俘之中本就有一部分jīng通汉语,让他们担任管理人员或者传授技术,问题就迎刃而解,而且rì本人学习汉语的速度也至少比那些西洋人快得多。而rì本人特有的极强服从xìng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