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合作的前提(上) (第2/3页)
拿超时代的科技、特别是军工科技换来的。因此苏联从中获得的好处其实甚至比中国还大,其国力、尤其是军力都将因此大幅增强,考虑到中苏两国之间尚有领土等历史遗留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胡卫东对其疑虑颇深。
因此胡卫东其实更希望与德国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一方面德国的科技水平远比苏联先进,尤其是包括潜艇在内的海军装备技术更是苏联所望尘莫及的,而且也比较吻合将来中国海军“飞潜快”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德国就算因为技术合作变得更强,倒霉的也是美英苏三国,中德两国距离远在万里之外、而且彼此之间也没有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因此胡卫东敢于拿出更多的科技成果作为交换筹码,交换筹码一多,可以换到的好东西自然也会更多
此外,德国作为欧战的发起者。这几年里一直都在疯狂地扩军备战,德国人对于先进武器的渴望自然也远非其他国家可比,因此胡卫东便很自然地认为可以比卖给别的买家卖个更好的价钱。同时,一旦欧战爆发,由于制海权肯定在英国人手中。中国将很难再从德国进口任何大型设备,而战后对德国遗产的瓜分怎么想也轮不到中国,所以胡卫东的计划必须抢在欧战爆发之前实现才行,因此他对此前所未有地重视,希望可以尽快促成,但真的cāo作起来却并没有胡卫东预想的那么简单。
原来,小胡子一手炮制出的所谓“经济奇迹”其实是以大量举债作为代价的,而由于德国将大部分借来的外国贷款都用作军费了,导致他们虽然已经“经济复苏”,却因为无法通过足量的出口获得德国急需的硬通货,而越来越无力偿还已经几乎是天文数字的外国尤其是美国那些金融寡头的贷款,哪怕只是利息。
事实上德国自小胡子上台后,对于这些外债的偿付一直是一拖再拖,美英法三国的债主们之所以还能容忍,只是因为小胡子努力塑造出的“**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