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样的榛名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样的榛名号 (第3/3页)

应,“榛名号”战列舰的改装比历史上晚了一个多月,刚好赶上了机会,而正因为有了如此强劲的动力,rì本的设计人员才敢给“榛名号”战列舰加装了那么多高shè炮......

    “看来记忆中的历史以后真的只能仅供参考了......”,胡卫东喜忧参半地想道,而他了解到的“榛名号”战列舰xìng能参数则为:

    排水量:3260036500吨

    全长:222m

    全宽:31.02m

    吃水:9.31m

    续航力:18节时1,0000海里

    速度:31节

    火力:4座双联装356毫米45倍径主炮(一共8门)、152毫米副炮16门、120毫米高shè炮8门、75毫米高shè炮16门、三联装25毫米高shè炮4座、双联装25毫米高shè炮10座。

    装甲:舷侧水线装甲带203毫米,甲板96165毫米,穹甲133毫米,炮塔280毫米;司令塔254毫米。装甲总重:10918吨。

    编制:1405人

    与历史上此时的“榛名号”相比,变化不可谓不大,但若是和那艘“利根级”重巡洋舰相比,这变化却只能算是小儿科了。不说别的,人家连最重要的主炮都与历史上不一样,203mm口径变成了240mm,而这又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

    注1:奇怪的是,虽有其他各国高炮望尘莫及的弹丸初速,德国高shè炮的shè高却并不怎么突出,只和炮弹初速不到其九成的rì本高shè炮差不多,可能是因为德国炮弹弹形飞行阻力较大,考虑到德国高shè炮无以伦比的恐怖shè速,或许弹形正是为此作出了牺牲。其实,由于历史上升限BT的B29并没有投入欧洲战场,德国高shè炮对shè高的要求没鬼子那么高,作出这样的取舍可以理解......(未完待续。。)

    s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