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花钱如流水 (第2/3页)
于采油,因为原油不够还有页岩油、煤化油等替代品,而原油过剩就纯粹是浪费了,而且采油设备国产化的难度也远远小于炼油与石化设备。事实上胡卫东还在美国雇了一些技术人员。让这些人按他说明的设计思路研制后世逐渐替代了目前的主力采油机械“磕头机”的“双驴头”采油机,由于技术难度不大,很快就获得成功并申请了专利。“双驴头”采油机的开采效率比“磕头机”高将近一倍,而耗能却节省了几乎一半,优越xìng显而易见。但由于设备造价较贵,还必须更换一些配套设备,那些老油井换装“双驴头”采油机未必划算,尤其是在还必须为此支付专利费的情况下,因此这项专利短时期内的直接获益并不是很大,但是中国现在的石油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反而没这个负担,故而得以在一开始就站在比那些先进国家都高的平台上......
除了这种主要自用的技术。胡卫东还花钱雇人在美国研究一些他比较了解而中国又没研究条件的技术与发明。其中尼龙这种后来的暴利商品更是重中之重,虽然目前杜邦公司已经有了尼龙的专利,但他们还未研究出工业化生产的方法,而且他们现在只发现了尼龙66,胡卫东让研究人员去搞的却是舒适xìng更好的尼龙6,所以并不存在侵权问题。当次年尼龙6解决了工业化生产难关后。尼龙及其产品获得了极其丰厚的利润,令原本只是皮包公司的中福股份以匪夷所思的速度飞快发展了起来。但令胡卫东可惜的是。利润必须分给福特公司4成之多,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如果没有福特这座大树罩着,就算中福国际是真正的美国公司,在十几亿美元的庞大利益诱惑下,也难保没有大财团铤而走险,何况只是一家华资企业?
除了电力与石油,钢铁与化肥也是胡卫东引进设备技术的重点,但胡卫东暂时只是每个必须门类稍许购买一点,先解决“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