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九章 拜 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九章 拜 托 (第3/3页)

来的职业是肯定不能干下去了,但评价较好的地主之类被没收规定中的相应产业后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而评价差的不但无偿没收产业,还要依法处罚甚至判刑。)。不过此后苏区的土地都要合作化集体经营或者转为国营农场,而矿山等公共资源和粮食等战略资源的买卖也不再允许私人经营,而其他产业苏区zhèng fǔ则是允许甚至是鼓励的......

    为了引导民间资本流入苏区急需的那些产业部门,苏区zhèng fǔ规定对于苏区现在急需发展的那些行业、例如钢铁、机械、水泥、化工、造纸等等予以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而那些对于苏区经济民生帮助不大、或者消耗战略资源较多的行业则要增收重税,如烟酒的生产。

    而对于外来的投资,苏区zhèng fǔ采取的是与苏区本地投资一视同仁的政策,不过如果能够引入苏区没有的新技术,则可以享受到额外的税收减免、甚至是财政补贴或者直接以技术入股和苏区zhèng fǔ合办企业(在控股权与经营权上可以特事特办)......

    虽然这些条件比起后世给外资的超国民待遇来,并不算太有吸引力,但在民国时期这个大背景下,根据地没有苛捐杂税,地方干部也普遍较为清廉,中国工人又远比南洋土著吃苦耐劳,只要没有选错投资的行业,赚钱的空间还是很大的,若非这里没有发展橡胶业的条件,陈嘉庚的企业现在又境况不妙,他都有来这投资的念头了。

    注1:苏联虽然科技水平还不能与西方相比,却胜在与中国陆路相连,只要目前zhōng yāng已经在筹划中的西征获得胜利(以红军现在的实力,马家军已经不足为惧了。),国际通道打通,即使苏联无心援助中国红军,只要开价合适,也肯定能换到很多好东西......(未完待续。。)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