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治燕十论 (第3/3页)
是感激,其实百姓要求也不高,只不过封建统治者,两千多年来,对百姓都视如草芥,根本不去关心他们的贫困与死活!
辰凌心中悯然,看着那些朴实的面孔,心中暗想:我辰凌要广开民智,让我们炎黄子孙,人人如龙,有尊严、有素养地活着,而不是愚弄百姓,用儒家的封建愚忠、中庸为官之道的封建迂腐思想,把华夏人那股热血和刚正抹杀!
事实上,战国时期,百姓民风朴实,都充满了爱憎分明,见义勇为等善良性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是秦国消灭六国,成为第一个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的封建王朝帝国,焚书坑儒,控制民风思想,随后进入汉朝,汉武帝又独尊儒术,控制其它家思想,推行愚民政策,使百姓成为被统治的玩偶,没有了自己的思维。
汉朝以后,三国南北朝,隋唐宋明等等,都是这种封建愚民策略,这样一来,国家表面得到暂时的稳固,但是这种封建思想却阻碍中华子孙,开创进取,创新求异的思维,固步自封,傲慢自大,书生误国,到满清时期都已经**到骨髓了,还一副‘我为天朝’姿态,都是百姓的思想被禁锢到了一定的极端程度!
辰凌要做的,是打开百姓封建愚昧的枷锁,让这个民族自强不息,君子如龙,有荣辱感、奋发图强,有强烈地团结精神,而不是明哲保身,自扫门前雪,冷漠旁观等等,甚至到了一个老人摔倒都没人敢去搀扶的地步!
当辰凌从街道回来,颇有感慨,察觉自己逐渐融入到储君的身份中来,担负着振兴燕国,甚至一统九州,塑造华夏辉煌的责任。
就在当日下午,苏秦手捧《治燕十论》进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