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银山初成 (第2/3页)
多斤香料的利润足可有两千两银子……
这也是在钱惟昱之前,人类没有尝试过通过海路进口阿拉伯战马到远东地区的原因,相反还是走大漠里的丝绸之路让战马自己跑着从一个绿洲跑到另一个绿洲运来中国比较划算……而直到航海技术再发展那么几百年,进入大航海时代之后,因为船速的提高和航海技术、防疫技术的进步,海运战马才变得普遍起来。
可是,有些东西是不能光靠钱算的。经过一番合计,算上运输成本、种马成本和利润,钱惟昱忍痛给亚伯拉罕开的价码是三千两银子一匹质量上成的阿拉伯战马!如果果真品种非常极品的话,还可以酌情提价到五千两的上限。
比耽罗岛进度稍微慢一些的,则是山阴四国中最靠近关门海峡的石见国银山——因为在石见银山、生野银山和佐渡金山三处日本海沿岸主要金银矿区之中,石见银山是距离钱惟昱的核心领土最近的所在,周边控制力也最强。
去年入冬之前,石见山附近的沿海港町、庄屋和码头、提防就已经完工了。开春之后,约摸数千人的日本苦役和耽罗苦役被送进山里开凿一条“银山街道”,用于确保石见山内各处矿区和沿海之间的交通运输问题——当然,在钱惟昱的规划和宣传中,肯定不可能把这些道路称呼为“银山街道”,而是需要找个更加隐蔽的称呼,那些凿路的苦役,也不知道他们开凿的这条通往荒山的道路具体有什么用。
因为石见山矿区距离海边最远也就三十里路而已,所以银山街道的施工还是挺快的,夏天的时候人数比苦役大军少得多、但是重要性程度却高得多的勘探队就开始进山找矿——在勘探的问题上,钱惟昱没有全部使用他控制的那些日本人,而是从“镇海新军”当中挑选了百来个从军前原本是婺州、处州等处世代挖银矿、铜矿的矿工人家来担任,以进一步加强保密。
去年钱惟昱为了比照五百年后戚少保的“戚家军”,而编练了精于山地战、鸳鸯阵的镇海新军。镇海新军中起码三分之一的兵员是矿工出身。经过义兴、广德、宣州、歙州等战争的洗礼,此前战斗经验不足、全凭士气和纪律血战的镇海新军陆陆续续加起来也有两三千人的伤亡,其中战死和永久性丧失战斗力的,加起来起码也有一千五百人。
这其中,那七八百人的永久性伤残士兵都是经过了镇海新军训练洗脑的,他们出身贫贱,被钱惟昱规划的上升通道和优厚待遇所感召,对钱惟昱也算是绝对的忠诚。在伤残退伍之后,钱惟昱又按照他们受伤之前的军饷等级提了一级,继续养着——如今在五代这个时候,战乱频仍,谁家伤残后没有利用价值的普通老卒,还能说比照军中服役时那般待遇找个闲差?便是真个诸侯军阀近侍的内牙兵基层军官,也不过是靠着个案的恩典才能如此。
所以,当钱惟昱从里面挑出两百个不能打仗、也不能挖矿,但是好歹找矿勘探的本事还在的家伙,出来给自己找石见银山的时候,那保密性就绝对可靠了。那些人中就算是最差的,也可以拿个什将、军使的军饷待遇,在日本安度晚年。
制度的激励和士气用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