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夹缝中的周家 (第2/3页)
虽然不能和后世日本人叫嚣的三月亡华、或者元首的两月灭苏计划那么夸张,但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后勤速度,已经是非常惊人的了。所以骤闻之下,也由不得张氏和周娥皇不吃惊。
当然,平行时空的历史上,后周南侵的时候并没有顺风顺水地就拿下淮南,这主要是因为南唐出了两个特别能打的名将刘仁瞻、林仁肇;再加上加上周军因为北地穷苦、辎重转运往往不济,需要在淮南“因粮于敌”烧杀抢掠,渐渐把一开始不关心政权更替的普通百姓都逼到了后周的对立面,所以才让后周花了四五年才彻底平定淮南。
而现在,这些情况都还没出现,南唐人只是看到了乍一开始的时候李重进兵锋南下之犀利,就好像元首刚刚巴巴罗萨或者日本人刚刚九一八的时候那般势如破竹的阶段。故而对敌人的实力高估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老夫自知近年来气血衰微日甚,自当以大唐忠臣之身份了此残生,没得晚节不保。只可恨那李弘冀到了如今国家危难的当口,还在想着算计自己的皇叔,这等蝇营狗苟内耗,便是夺了储位,国家也祸害得残破不堪了,还能剩几州几郡的江山呢?”
“李弘冀的诡计虽然歹毒,但是也怪女儿早年心气高,等闲人家的公子贵胄都看不入眼。倒是如今让爹爹难做了。”
“痴儿,虎兕出匣,龟玉尽毁。事到如今,不论当初作何区处,又岂能避祸呢。早知你钟情于那钱惟昱,为父当初便该设法允了你,若说朝中有人忌惮为父私通敌国,大不了舍了这太傅的虚名不要便是,也好过如今这般困顿啊。”
张氏闻言,想着大女儿如今缠绵病榻,自己一家又卷在李弘冀的漩涡之中不得脱身,不由得悲从中来,竟是嘤嘤哭泣——
虽然周娥皇还没和吴王李从嘉行到“纳吉”之礼,理论上吉不吉还在两说之间。但是至少从表面上来看这说明了周家曾经有与李唐皇室联姻的企图。要是真的北朝打来的那一天,别的朝臣大不了还能投降了事。但是一来周宗是定然要做忠臣而死的,女儿又与李唐皇室之间有过联姻企图方面的接触,北朝得势之后,谁还敢娶自己这个被打上了李唐烙印的大女儿?哪怕周娥皇如今这病好了,只怕一生都是凄惨无比。
不过,与母亲听到这番言语时的表现截然相反,周娥皇本人听了父亲这般说,顿时大吃一惊:“女儿何曾钟情于……那个……师弟,爹爹休要胡说,女儿此前也是心高气傲,识破李弘冀诡计之后一时烈性发作,不屑于此身为人所利用罢了。”
“什么?娥皇,你……竟然不曾对那钱惟昱……倒是为父错怪你了不成?”
“孩儿愿意指天盟誓,当初孩儿投湖之时,心中所想断然不是为了和师弟如何……不堪,实为性情刚烈所致。”
……
周宗、张氏和周娥皇在内宅诉说着些条分缕析的长远筹划,周嘉敏年纪却小,这种事情本不曾与闻,所以正在前院百无聊赖。这日也是凑巧,午时饭点儿刚过,却有侍女进来通报,说是有客人前来拜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