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四章 巨头中的巨头 (第3/3页)
不过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主持这次收购的陈致远身上,却忽略了明远集团真正的掌门人赵启明。
尽管前两年奸商在香港商界也露了几次脸,却算不上什么有份量的公众人物。这次要不是猪头陈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到制定收购计划的主使人是他,只怕赵启明早就被大家所遗忘了。
所以任志刚见到他的时候,才会如此客气。他看中的是赵启明自身的能力,而不是他在国内的关系。
李嘉诚从没见过眼前这位小伙子,仅仅是有所耳闻。出于礼貌,他和蔼地冲赵启明点了点头,由任志刚向双方进行了介绍。
奸商和长实、和黄两大门派的掌门人比起来,顶多只能算得上巨型航母旁边的导弹护卫舰。他见到这位传说中的大人物,虽然心里有点紧张,表面上却彬彬有礼,礼貌地向李嘉诚问了声好,半弯着腰鞠了个躬。
赵启明所表现出的姿态不卑不亢,给人的感觉,仅仅是出于对长辈应有的尊重和李嘉诚本人的敬仰,除此之外并没有别的意思。
一个星期之前,李嘉诚的左右手、和记黄埔的执行总裁霍建宁还向他提到过明远集团这个最近比较活跃的中资公司。霍建宁对于这家公司的评价是:实力一般,借助国内背景,肆意妄为。
有这样的评价一点都不奇怪,就冲陈致远在收购广茂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那些,也不像个真正的生意人。说句难听话,真正的生意人在多数时候是冷血的,没有感情可言,做事情更多的只是以公司利益为目的。
霍建宁认为像明远集团这样义气用事,因为个人恩怨拿出大把的钱胡搞,根本就没可能在香港这种地方长久生存下去,更是对公司和股东毫不负责的行为。
而今天见到赵启明,李嘉诚对这个从年龄上可以当自己孙子的年青人,却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小伙子坚定而充满信心的目光中,闪烁着这个年纪少有的睿智与机敏。他看出赵启明内心对胜利的渴望,以及无所畏惧的品性。
李嘉诚凭着自己这些年阅人无数的经验可以断定,霍建宁的分析有误,至少是不全面的。
虽然只是匆匆一撇,他还是对奸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说这个清瘦的小伙子真是财政部点名指派的人,更应该有着过人之处,而不是霍建宁所说的那类不负责任的人。
至于明远集团收购广茂的幕后原因,还有待深入了解。
他们和任志刚一起走进了会议室,没过几分钟,又有五位上了年纪的人在助理的陪同下,陆续走进了这个小小的会议。
这五个人的到来,让赵启明心里顿时有种极为压抑的感觉,连呼吸都觉得有点困难,神色之间更显庄重。这么多年以来,他还从没有像今天这么紧张过。
他们分别是:有香港中央银行之称的汇丰银行(总资产12000亿港币)大班;
香港地产界无冕之王、新鸿基(总资产1342亿港币)主席郭炳湘;
统领香港货物运输的九龙仓(属香港怡和洋行,总资产1578亿港币)董事凯瑟克;
名列香港地产五虎将的恒基地产(总资产876亿港币)主席李兆基;
号称中资公司四大天王之首的中信泰富(总资产623亿港币)主席荣智健。
包括李嘉诚在内,一共是六位。除了奸商以外,只有荣智健所代表的中泰实力稍弱,年纪也是最轻。
让赵启明紧张的是,别看只有这么几个人,却全都是香港挑大梁的超重量级人物。这六位所代表的财团加在一起的总资产,大约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35%以上。随便哪个人跺跺脚,都能让这块地皮发生十二级以上的强烈地震。
他们,才是香港名副其实的商界巨头!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二百三十四章 巨头中的巨头)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