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三十八章 二十一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三十八章 二十一条 (第2/3页)

伙计助其经营。而他们的工资比那些打渔种田的同胞高得多。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样一来,那些没被大周商人雇佣的日本人自然趋之若鹜。为了能在大周商人手下干活,哪有不认真习汉语的道理。如果这些日本人有免费习汉语的机会,让他们省了费和到处找老师的麻烦,他们只会求之不得,哪还会反对。

    至于日本国内提拔任用官员,要求会汉语的人优先考虑。这在石原二郎看来更是再正常不过了。现在日本人的生活习俗、政治制就和大周很接近,对外交往也是以大周为主,国内事务也多与在日本经营的大周商人有关。优先提拔会汉语的人为官,自然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第,全面引进大周的法律体系,所有日本的刑事、民事、商事等法律,皆以周朝法律为准。为方便日本官员掌握大周法律,周朝将派出大量人员到日本各级官府充当顾问,负责指导日本官员用大周律令处理行政事务及判案。

    这第条的条件,让石原二郎更是觉得,这是大周在照顾日本。

    如果能够全盘引进大周法律,可以避免因为法律体系不一样,造成两国之间的民事纠纷以哪国法律为准,无法决断的问题。

    同时,现在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日本国内各种商事、民事案件数量大幅增加,而许多案件类型也很新颖,让日本的官员处理起来也十分头痛。

    如果大周派官员来指导他们办案,以及处理行政事务,岂不让日本官员省心不少?

    这项条件如果放在后世,那是任何国家都不敢答应的,因为这就意味着主权的全面沦陷。可在公元七世纪,不要说日本,就是中原的人也很难理解到货币、法律及语言的**性,对于一个国家主权和保持**自主有多重要了。

    长孙无忌虽然算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大才之士了。但当时也对宇明授意的这项条件有些迷惑不解。

    因为这些条件使大周看起来,不但从日本捞不到什么好处,反而还要倒赔不少钱进去。

    而且在他看来,派驻大量官员去日本就是一件很难办的事。

    在中原的姓和人们看来,连岭南那种地方都是属于鸟不生蛋的蛮荒之地,日本就更是还未开化的异邦小国了。有谁会愿意去那当什么“顾问”啊。

    不过后来宇明的一番话,却让长孙无忌茅塞顿开。

    宇明道:“此次平定唐朝,仅关中一地,就有上千名官员投降我们。对于这些人的忠诚,朕不敢完全放心,无法象我们原来的官员那样信任。但如果不任用他们,恐怕又会挫伤他们的积性,失去对朝廷的向心力。因此,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派到日本去。让他们去教导当地儿童汉语,指导当地官员用大周法律处理案件。这样便一举两得了!”

    长孙无忌听闻之后,才醒悟过来,如此行事,大周本土少了许多对宇明心怀不满的人官员,当然就会安定下来。而且,这些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