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一十五章 孤注一掷的李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百一十五章 孤注一掷的李渊 (第3/3页)

,从小便娇生惯养,不无术,便偏偏李渊又喜欢重用他。结果让李元吉守原,将原丢给了刘武周;让李元吉参加洛阳之战,也落个惨败收场。就连进攻萧铣时,凡是李元吉单独领兵时,都几乎没有赢过敌人。他最好的战绩也就是和敌人打个平手而已。

    对于这样一位骄横无能之将,李渊竟然命他为北军统帅,以五万兵马对付周军大将尉迟敬德的十万精锐。就算是瞎也看得出谁会获胜。

    而这样的军队统帅安排,李渊也是有苦无处说。要说他知不知道李神通和李元吉的无能,他肯定知道。可问题是:他找不出更合适的人担任主帅了。

    因为他已经从安插在各位大臣和关陇各大家族的内线那里,了解到了许多不好的消息。很多官员和武将,以及关陇的大家族,都悄悄派人去了洛阳,和周朝的熟悉官员联络。

    而这些人和周朝的官员会联络什么事?李渊就算是用屁股想,也猜得到多半是向周朝提供他们了解到的唐军和唐朝朝廷的情报,以及讨论如果一旦周军杀进关中,他们如何配合起事,如何迎接周军入城的相关细节。

    所以,在这种情况,他怎么敢放心用其他有能力的人为帅?不要说是异姓者,就算同是李阀之人,也要分个亲疏远近。在李渊看来,只有自己的兄弟和儿才不会背叛自己。

    因此,哪怕李神通和李元吉再无能,他也要将其推到统帅的位置上。这样他觉得才可确保属下的军队不会被将领带着去投降了周军。

    当然,李渊也知道李神通和李元吉的指挥能力实在过低下,故他又任命了杨师道和高士廉两位谋臣,分别去西军和北军中担任军师,辅佐他的弟弟和儿。

    在他看来,这也是不得已的最佳选择。

    第二天,在长安城外的誓师大会上,李渊慷慨激昂地说道:“虽然周军来势汹汹,兵力雄厚,但七十万大军一天要吃多少粮食?那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关中之地富庶肥沃,北有萧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东有潼关,皆是天下易守难攻的雄关。只要我军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不轻易出战……守上一段时间后,敌军粮尽,自然便会退去。届时,我们便可重挫周军,使宇明小不得不答应我方的条件!”

    只不过,他的这番话,只在唐军将士中响起了一阵不热烈的掌声,台下站着的官兵都有些无精打采。

    之前唐军有雄兵万,占据了北起河套,南到交趾,西到吐谷浑,东到荆襄的广大地区,几乎便是半个天下了。唐军将士都以为统一天下有望时,却接连遭受一连串打击,连续丢了河东、荆襄、巴蜀、河套。如今只能困守关陇一隅,而李渊居然还妄想战胜强大的周军,这岂不是脱离实际了?

    站在点将台旁边的位官:王圭、杨师道和马周,便相互之间使了个眼色,示意会后几人一起到老地方聚一聚。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