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章 见三丰,商略大计 (第3/3页)
当年陈桥兵变,我慕容氏先祖慕容延钊助义兄弟宋太祖开国,一度为宋禁军最高统帅,助太祖收得荆南、湖南,生加侍中,死赠中书令、河南郡王。其子孙延忠、延卿、德业、德丰、德钧、德琛、惟素等均仕宋为官,慕容德丰和慕容德琛皆为北宋名将,抗击辽夏,功勋卓著,又兼世代与汉人通婚,怎说不是汉人?
既是汉人,如何能不推崇汉人英雄?当年唐朝李氏,身上亦有鲜卑血脉,可没听说有谁把唐朝盛世算成是胡人所建的盛世。”
张三丰点点头:“慕容公子有此胸襟,却是老衲想得多了。可惜那少林虽是武林泰山北斗,却对驱逐蛮夷外寇无甚兴趣。否则少林武当联手,助公子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复我中原,可是容易得多了。”
古剑冰:“哈哈,那少林是如今的泰山北斗,却未必是以后的泰山北斗!三丰祖师可知少林寺何以扬名?”
张三丰:“若说少林扬名之处,一是南北朝时期的达摩东渡,二便是隋唐之时的十三棍僧救唐王了。”
古剑冰:“那达摩本一蛮夷,被少林尊为祖师,却不过是因为佛宗与达摩皆出天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罢了。这少林既然尊了蛮夷为祖师,还能指望他们在驱逐蛮夷的事业上,出多大力么?
那十三棍僧救唐王之事更是少林在自己脸上贴金。唐开元十六年七月十五日所立的裴漼所撰《皇唐嵩岳少林寺碑》中说得明白,当年李世民与王世充大战,战场主要在洛阳附近。洛阳与少林寺之间有一个“轘州”,原称柏谷坞,是隋文帝赐给少林寺的庙产,在寺西北五十里处,因其地势险要,属兵家必争之地,王世充将之据为己有,作为军事要塞。让侄子王仁则据守,自己拥兵与之不远的洛阳,互相呼应支援,以拒唐军。三丰真人,你说这时少林高僧们,该当如何?还能与世无争么?”
张三丰:“那时兵荒马乱,自然施舍较少,庙产既失,斋粮都成问题,更何况王世充虎视眈眈,大有吞并少林的企图,当此之际,除了帮助唐军打败王世充以求自保之外,少林实已别无他途。”
古剑冰言语之中,加以暗示:“不错,于是少林便派出和尚,联合王仁则手下的轘州司马赵孝宰,里应外合,抓住了王仁则,将之送给了唐军。李世民向来赏罚分明,自然会让少林名利双收,少林寺得势后,再将三分的功劳吹成十分。这一次历史的机缘,竟使得少林以从龙之功,赚得千古荣光!
若是别个门派想超过少林威望,除非也这样立一个从龙之功,得到新朝廷的支持,否则,那可是难得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