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南洋剧变(上) (第2/3页)
兴趣缺缺,除了一些陕西籍的议员还在声嘶力竭地疾呼之外,其他人大多数都没有支持他们的意思。
陕西那地方原本也是一块风水宝地,水土肥沃,地形险要,因此也成了一个王霸之基,不过自从隋唐之后,关中因为开垦过度,就变得越发贫瘠起来,因此宋代便将都城迁移到了河南开封,到此时明朝,陕西那边根本没什么产出,修条铁路,恐怕得天天给陕西那边运送赈灾粮,到头来还得落在他们的赋税上,虽然说投入总归有产出,不过陕西那边的产出,无疑是晚了些。
与其如此,倒不如干脆不要修什么陇海铁路,将钱投到回报更高更快的地方,对此朱由崧也没什么好办法,议会政治是以利益为重心,可不是以他个人的意愿为中心的,此时它已经开始发挥他的作用了。
朱由崧明明知道过两年西北几声大旱,将会产生一场波及全国的农民起义,但是此时却无法做到未雨绸缪,现在以北京的军力,就算是李自成等人发展到巅峰之时,朱由崧也有把握将他们夷灭,不过那种破坏力实在是太大了。
大明朝京城的议会并没有对北京城的百姓产生什么影响,自古以来的传统让他们养成了不言国事,被动接受的性格,议会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个新的衙门而已,那些议员就是其中的官老爷,这让大明朝的议院颇有些走味的意思。
不过议会给他们带来的唯一的好处,就是养活了很多很多的商贩,因为京城平白多了几千议员,再加上议员的那些随从小厮,加起来足有数万人,他们的吃穿用度自然刺激了周边的商贩向各大客栈酒店以及青楼运送各种瓜菜鱼肉。
夕阳西下,在北京城门即将关闭之际,一骑奔马由远而近,看到即将关闭的城门,不仅高叫道:“我有加急军情,马上开门!”
城门上的士兵也马上着人核对了对方的身份,开启城门允许他进入,那人纵马疾驰,到枢密院门中,方才翻身下马,卫兵通报之后,那人匆匆进入了枢密院。
就在议会进行到第三天的时候,枢密院收到了从南方传来的一份加急军报,朱由崧也不得不将离开议院,着手处理此事,荷兰人滋扰澎湖也就罢了,这次居然以欺骗的方式在台湾划下了一大片的土地,并且开始威逼当地百姓向他们交税,这对朱由崧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内阁接到这份奏报的时候,还只是觉得这些红夷人有些嚣张,不过朱由崧却有些惊奇了,荷兰人占领台湾,那应该是在天启年间吧,趁着大明朝廷应付东虏,无暇东顾这才让他们占领了台湾,现在他皇爷爷万历还没死呢,努尔哈赤虽说已经成了气候,不过还没打起旗帜呢,大明朝表面上还是一片光鲜,怎么荷兰人就敢入侵?
这些欧洲人难道真以为大明朝跟他们政府的印度、印第安人一样都是原始部落,他们可以以一敌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