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 (第2/3页)

稀奇,不过其他人却都被北海的景致吸引住了,朱由崧制作的这一卷胶片,将北海的农牧渔工等各方面都展现了出来,自然是让北海显得极为富庶。

    放映结束之后,万历帝笑眯眯地说道:“诸位臣工,看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几个工部的官员不禁问道:“此物真是鬼斧神工,居然能将过去的画面重现出来,而且远比画师画的更加真实,实在是令人费解!不知陛下可知其中原理?”

    万历帝笑道:“你们这些工部的人都不知道,朕怎么会知道?不过你们要想知道的话,可以派人到北海问一问人家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好了,除了这个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一个东林党的官员说道:“北海宜农宜牧宜渔,倒是一块宝地,那些灾民是有福了,不过还希望朝廷能够早作打算,在北海安排官员管辖,不至于让其他人胡作非为!”

    万历帝说道:“不必多言,此事朕自有打算!”

    礼部的官员站出来却道:“陛下,若是能有此物向广大受灾百姓放映,必然能让他们踊跃迁移,倒是省却了向百姓解释的麻烦,毕竟说的哪有自己看到的真实?只是不知此物造价,若是能有个百十台也就足够了!”

    万历帝看了看朱由崧,小声问道:“崧儿,这位爱情说的有理,不知道你的这个放映机价值几何?”

    “不贵,不贵,原本应该要卖一百两银子,不过若是朝廷采购,五十两足矣!”

    万历帝想了想,五十两买到这样一台可以反复使用的放映机,倒的确是不贵,就算是采购一百台也只需要五千两,朝廷岁入不济,不过五千两还是能够拿出来的。

    万历帝说道:“这位爱卿说得好,下去写个章程,此时交给礼部办理!”

    说完之后,见众臣不再言语,万历帝说道:“你们所看到的都是不错,不过我却从看出了一样可以为我大明千秋永固的镇国神器,就是那冒着烟的火车和下面铺设着钢轨的铁路,此物那是北海巧匠所制,能够运载千万斤,日行千里,昼夜不歇,若是能在北京到松江、北京到湖广以及北京到边关的路上通上铁路,那么还需要漕运做什么?而此时大明流民甚多,若是能够以工代赈,修上一条北京到松江的铁路,一来可以让朝廷摆脱漕运的负担,二来也可以让那些流民百姓有个活可做,不至于吃饱了滋事。”

    “此时万万不可!”万历帝话刚落音,就有几个人冲出来伏倒在地,叫道:“皇上,大明漕丁百万,那可都指着朝廷的漕运生活着呢,若是这些漕丁生计艰难,必然会生祸乱,况且铁路此物前所未有,并不知其是否真如映画当中那样,还请皇上三思!”

    “是啊,是啊,漕运那是国之大计,若是铁路未成,而漕运已经先生祸乱,恐怕会让大明社稷受损啊!”

    万历帝冷冷地看着这些人,这哪是在劝谏,根本就是在威胁他,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