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6章 舍得(十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476章 舍得(十一) (第1/3页)

    ?南洲是一个大岛,地域广阔,但是实际上适宜人居住的地域并不大,中西部地区是广袤的沙漠,毒虫猛兽横行,人进入其中,必定是九死一生,而那里的沙漠中时常很找到黄金,南明皇朝就把这里当流放地,让一些犯人去那里淘金,只要淘到足够的免罪金,就可免罪归家。

    虽然南洲人口不多,不过罪犯却也不少,特别是这一年來,朱允炆为了揽权,把很多异已分子打为罪犯,并流放到沙漠去当淘金者,方中哲就是其中一员。

    南洲中西部是广袤的沙漠,中间却也有少数几个绿洲,朱允炆派军队占领了这些绿洲,并垄断了粮食和水源供应,每天只给淘金者定量的口粮和水,如此一來,这些淘金者只得乖乖地在矿区干活,想跑,除非想渴死在茫茫沙漠中。

    在沙漠中生存,要忍耐酷暑与干旱,这还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不过方中哲却坚强地活了下來,繁重的劳动与恶劣的环境非但沒有摧毁他的意志,仅倒是磨砺了他的体魄,以前那个白面书生早已不在,现在只剩下一个武装到心灵的斗士。

    方中哲之所以能完成心灵的蜕变,除了有与恋人重逢的希望‘激’励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他有一个更大的理想,他想向万磊一样,把南洲变成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国度,所以每当遭遇到挫折时,他总是默记《大华梦》。

    其实,朱允炆之所以把方中哲流放到沙漠去,并非要把他‘弄’死,而是向他爷爷朱元璋学习了:如果想用一个恃才傲物之人,就先磨掉他身上的一些棱角,让他深知皇帝天威不可测才可重用。

    在朱允炆眼中,方中哲就如他伯父方孝孺一样,是一个恃才傲物的主,要打磨一遍才能用,想当年,方孝孺就被闲置在家十余年,直到朱允炆君临天下了才召回來重用,而这十几年來,方孝孺一直忠于皇权,这让朱允炆觉得方家人都是这样,不打不老实。

    不过,朱允炆不知道的是,他犯了一个教条主义的错误,方中哲不是方孝孺,他跟伯父沒有可比‘性’,方孝孺接受的是忠君教育,学的是宋理学,讲究死忠,不管皇权怎么压制他,他都忠于皇权。

    而方中哲受的是民主熏陶,学的是孟子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