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人民功勋科学家 (第2/3页)
一个展示实力的机会。
大事已定,便是送什么武器给红军的事情了。
关于这点,孟遥给官兵们说的很清楚,不参与国内重大政治斗争,不影响历史进程,这是突击营一条铁律。但铁律归铁律,该做的事情,还是一定要做的。原因无它,一是大家对红军固有的感情,还有就是红军的确太穷、太弱了。
挑选武器的时候,陈赓全程都参与了。但他并不知道孟遥这么大的手笔,更无法想象红军能得到这些闻所未闻的好家伙什,所以一方面羡慕得两眼发红,一方面又很满足。
想想吧,见都没见过的好东西,谁摸一摸还不都是一份天大的福气。
由于有大量武器相送,伊尔自然又得再出动一次。但瑞金别说机场,估计连条像样的高等级公路都没有。谁知,这边突击营刚一说,那边就沸腾起来了。
苏维埃主席不二人选的毛委员,大笔一挥,一场人**动便声势浩大地展开了,短短一周时间,一条简易跑道便建成了。
傅晓冲本身就带着红区支队在江西境内四处流窜,得到孟遥指示后,立刻去了瑞金亲自指导工作,也因此亲眼见证了人**动的巨大威力。要知道,善于发动群众,让一切反动派陷身于人民的汪洋大海中不得翻身,可是毛委员手中的第一大法宝。
跑道建成当天,傅晓冲发来电文:“放心来吧,这是人民的力量。人民万岁,这是我们红区支队全体发自内心的呼唤。”
两支要出发的队伍整装待发,就等着傅晓冲在瑞金最后确认伊尔起飞时间。
忙完一切,陆涛突然发现,孟遥根本没有要去考核一下盼弟的意思。什么状况,这个家伙,什么时候变得这样超然世外了,对于盼弟接下来主政基地,他就这么放心吗?
这天吃完晚饭,陆涛推开碗筷居心叵测地问了一句:“遥子,趁现在没事,我陪你去看看盼弟吧,顺便你也考察一下干部,免得以后怪我举贤有误。”
两人原本住一屋,都在原营指小二楼,后来孟遥一走,就剩陆涛和华文哲两人,于是他便自作主张,将周芳雨、盼弟和钱如云的宿舍,一股脑地都设在了这里。
孟遥一回来,就把孟点点接回来,很是享受了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