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致命一击 (第3/3页)
然大开,里面的辽东军杀了出来,两相夹击下,外面的反贼苦不堪言,勉强厮杀拼斗了数个时辰后,眼见得逃走无望,纷纷放下了手中兵器,投降了辽东军。
是役,辽东军自身损伤不过数百人,却是击溃了五万反贼,其中光是投降的就高达两万多人,余下的除去李子通临阵带走突围的数千人之外,皆都死在了当场,其中大部分竟是自我践踏而死,当真是死于非命了。
如此一来,原本一直悬在东海郡头上的巨盗李子通,实力大减,再也没了袭扰东海郡的本事。而辽东军的威望,也正式在中原地区打响。
第二ri,辽东军颁布号令,宣称王万福等人与曹齐人父子勾结反贼图谋不轨,罪行确凿,待禀明朝廷后,秋后处斩。与王万福关系密切的几个小世家,也毫无例外的遭到了打压,甚至被连根拔起,再没有了任何东山再起的希望。
王家遭此打击,表面上看一蹶不振,但很快随着王万昌王三爷出掌了族长位置后,大力整顿王家后,又隐隐现出了一丝复苏的苗头。而谢家也是如此,谢道急流勇退,族长位置让给了谢映登的父亲。至此,王谢两家被牢牢的绑上了辽东军的战船。
随着齐郡、琅琊郡、东海郡等重要郡县相继落入了辽东军的手中,周边郡县无不胆战心惊。但随着王谢两家的高调归顺,山东世家豪门无不争相附和,一时间,辽东军的声望在山东地面达到了顶峰。基于此,那些郡县的老大人们也纷纷派人前往北海郡,亲自拜见了杨戈杨大总管,希望能得到辽东军的庇佑。
杨戈自然求之不得,如今得了那数万反贼俘虏后,经过整顿后也堪堪能用,再加上各郡县原有的郡丁,辽东军的军力得到了极大的补充,若是全部聚集起来,恐怕也至少有十万之多。
辽东军如此威势,让周边势力也颇有些惊慌。其中规模最为庞大的当属翟让李密的瓦岗军以及窦建德的平原军了,深恐辽东军乘势攻来,纷纷在接壤之处设下重兵,严防死守。
但接下来的事情却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似乎辽东军对得到山东全境已是心得意满,根本没有出兵讨伐两路反贼的意思,反而是偃旗息鼓,专心致志的经营起山东的经济民生,甚至对瓦岗军与平原军刻意的交好也不再拒之门外。一时间,这三股势力竟是达到了一种默契的平衡,相安无事。
而这种僵持的态势,却是让东都洛阳的大小官员松了口气。在他们看来,正是因为有辽东军的震慑,瓦岗军与平原军才不敢肆意妄为,洛阳周边区域也得到了久违的平静。
而此时,杨广的龙舟已是到了扬州。沿途奢华无度,到了扬州后更是醉心于歌舞升平之中,对外界所发生之事充耳不闻。
各地变乱频频,四面八方郡县纷纷上表请求朝廷增援,却是统统被虞世基压住,并不往杨广案前递送。只是有一次杨广随性问起,虞世基脱口而出道:“那些乱民不过是贩夫走卒鸡鸣狗盗之徒罢了,各郡县官府正竭力剿灭,不ri将清除干净。请圣上无须挂念。”
杨广竟然信以为真,甚至对各地求援的官员多加申斥。后来太仆卿杨义臣击溃并招降了黄河以北反贼数十万,其中就包括了张金称高士达等人,奏报朝廷后,杨广这才叹息道:“怪了,盗匪怎么突然变得如此之多,杨义臣招降的也太多了。”
虞世基进谗言道:“这些小股盗匪虽然多,但不必多挂心,杨义臣已经将他们荡平,手握重兵,长久在京师之外,恐怕对国家有弊无利啊。”
杨广听罢,竟然命令杨义臣班师回京,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反贼数量不减反增,更加难以控制。
上次从东海郡铩羽而归的李子通,实力大减后,率众投奔了杜伏威辅公佑等人的淮南军。淮南军从此声势大振,隐隐与翟让李密的瓦岗军、窦建德的平原军分庭抗礼,成了三股最有实力的反贼。
而各地郡县豪门眼见变乱渐增,朝廷却ri渐暮年,也渐渐的起了一些异心,勾结当地官府,谎报民情,yu行割据之实。其中尤以幽州总管罗艺,金城薛举,武威李轨,太原李渊,巴陵萧铣为最。这些都属于豪门世家,本身就拥有一定的武装力量。所属郡县官府无不唯命是从,眼中只有这些世家,而没了大隋王朝。
其实,这种种情由,当朝四贵(宇文述病重身亡)无人不晓,但都惧怕如今的杨广脾气有异常人,稍有不慎即遭杀头之祸,都不敢禀明实情。可笑这满朝文武,竟是都报了得过且过的想法,一riri拖了下去。
当听闻山东杨戈率军大破李子通后,虞世基等人以为有功,将此喜报奏于杨广。杨广也颇为自得,认为这是自己有识人之明,对杨戈更是多加赏赐,封爵北海伯。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