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平定叛乱 (第2/3页)
至退到了邙山南麓,才重新集结兵马,与杨家叛军决战。在即将溃败之际,身为主将的杨玄挺却中了流箭,当场不治身死。叛军大败!
杨玄感听罢,已是泣不成声,再不能议事。直到次ri正午时分,杨玄感才再次将众将召集起来,双眼通红,声音已是有些嘶哑:“诸位,方才斥候已经传来消息,屈突通已经进驻河阳郡,宇文述大军也随后抵达。如此一来,我军将三面受敌,有什么好的建议,不妨直抒己见。”
李子雄站出来说道:“屈突通通晓军事,若是径直渡过黄河南下,恐怕时局将对我们不利。不如分兵北上抵抗,若是能阻挡对方渡河,樊子盖卫文升等人不足为虑耳。”
余下,但计划不如变化,对方樊子盖也不是等闲之辈,居然趁此机会连续不断向叛军大营发起攻击,一时间杨玄感竟是抽调不出足够的人马。
屈突通顺利渡河,在洛阳东北方向的破陵扎下大营,与樊子盖两路大军分击叛军,杨玄感屡战屡败,无奈下再次问计李子雄。
“主公,如今洛阳援兵ri渐增多,再这般下去,恐怕军心动摇,事不可为,不如趁早离去,直接进入观众,占据永丰仓,开仓放粮,即可得民心可用。只要我们能平定关中三辅之地,即可复现昔ri始皇之功业,再与杨广争霸天下。”
杨玄感听完李子雄的话,不禁想起李密当时所献计策,西取关中即为他的中策,如今李子雄也不谋而合,可见其谋略过人。心中惭愧之余,将李密找来,一起商讨对策。
李密献计道:“弘化留守元弘嗣,手握陇右武装,一向骄横无礼。我们不若派人放出风声,宣称元弘嗣谋反,已经派人前来迎主公入关,定可将众人蒙在鼓里,不致发生异变。”
杨玄感当即撤军,此时宇文述所率大军也已赶到,紧随其后。
就在此关键时候,杨玄感却再次犯下大错,不顾李密的劝阻,强攻弘农郡,结果三ri不得。而有了这三ri的缓冲,宇文述屈突通等人已是追了上来,董杜原大败叛军,数万叛军四散奔逃。杨玄感带着十多人杀出重围,投奔上洛方向,但追兵哪里肯放过这条大鱼,被追的没了去路。
杨玄感眼见无法逃脱,对一直跟随在身边的老弟杨积善说道:“我身为杨素之子,决不能接受旁人的侮辱,你可取我性命,也好保全我杨家一脉。”
杨积善大哭,抽刀将杨玄感砍死,随后就要自杀。却被追兵及时赶到,当场捕获,连带着杨玄感的人头送到了杨广行宫。至此,杨玄感的叛乱曲终人散。
如此声势浩大的叛乱,只是历经两月就烟消云散,让杨广不禁有些得意。正在此时,辽东又传来了消息,杨戈在周法尚的协助下,先后夺取了平壤城与辽东城,高句丽王室被乱兵诛杀,除了大将军乙支文德率领败军远遁极北之地,境内再无反抗之能力,高句丽王朝至此也正式宣告灭亡。在奏章中,杨戈报喜之余,更是信誓旦旦的提出要为大隋开疆拓土,言下之意自然是图谋百济新罗。
这恰好合了杨广好大喜功的心意。此时的杨广,高句丽既然已经被灭掉,他也就没了亲自率军出征的念头,但看到杨戈如此雄心壮志,也难免被感染,当场宣布号令,命杨戈为辽东行军总管,但凡辽东大小事情,皆由杨戈一言以决之。
杨广高高在上,却并没有注意到这份来自辽东杨戈的奏章上面,有几个人名却是根本没有提起。但是朝中最不缺乏的就是有心人,没过多久,辽东发生内讧,周文博与王猛两人,都被杨戈拿下的传闻,已是渐渐散播开来。幸好有裴世矩以及来护儿等人的刻意维护,这才将消息压了下去,对辽东局势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
不久后,辽东又传来消息,水军副总管周法尚身患重病,不治身亡。其公子周文博戴孝守灵,隐居在身弥岛上不问世事,渐渐的脱离了人们的视线当中。
而这场风波的另一名主角,昔ri身弥岛上的统帅王猛,正悠悠然的坐在身弥岛上的青湖岸边垂钓。在他的旁边,还有两人,正是杨戈与周文博。与王猛相同,他们两人面前同样也摆着一杆钓竿。
若是让外人见到,恐怕会大吃一惊。这三人在不久前还争的不可开交。但此时坐在一起,却恍若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般,兀自谈笑风生,倒是一副无比惬意的悠闲画面。
“杨子,你不用多说了,我已经决定了,暂时就留在身弥岛吧。过上段时间,说不定再有兴致出来。”
周文博满脸的轻松,却掩盖不住眼睛里面隐隐闪现的一丝遗憾。
当ri他被手下古云烈背叛,束手就擒。若不是杨戈派李靖前去营救,恐怕他也不能像今ri这般轻松自在的钓鱼了。而出来以后,赫然发觉辽东局势已经大变。他的手下被杨戈接管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