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走还是留 (第3/3页)
是杨玄感这档子事,恐怕早已马踏平壤城了。”
宇文化及会意的站起身来,微微笑了一笑,道:“高句丽如此,国内何尝不是如此。依我看来,杨玄感等人此番未必成事,但因此而引发的叛乱恐怕经久不息了。”
王猛愣了一下,看向宇文化及的眼中就带出了一丝诧异。这,这还是早年的那个纨绔子弟么?能说出这番话来,无疑对当前的大局有些研究。若是这些话出现在其他人口中,还则罢了,但偏偏是从宇文化及的嘴巴里吐露出来,这就颇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诧异归诧异,这话头上却是越发显得亲密了许多。直到最后,宇文化及兀自将王猛的胳膊拉住,似乎一见如故的感觉。等到将宇文化及等人送离开新义州后,王猛吩咐手下,即ri起提高精惕,随时提防高句丽的人马进行反扑。
而此时的辽东地面,却已经变的乱象环生。乙支文德扼守辽东城,虽然城中守军此时还多达五万余人,但被围困多ri,早就疲累不堪。再加上外面山城尽数被隋军征剿干净,乙支文德更是小心谨慎,不敢轻易将队伍派将出去。而平壤城中的情形,与辽东城也有些类似。
在大对卢渊子游的强力控制下,平壤城内诸多贵族,纷纷迫于无奈下献粮献力,一时间平壤城内的军力达到了六万人左右。这些人马,守城是足够了,但若想拿他们去进行野外作战,无疑是高看了他们的战斗力。
渊子游心里也明白这一点,又等了两ri这才将手下兵马陆续派出,但外面各座山城早已被杨戈率领人马征剿完毕,多数只余下了空城,以及一些老弱病残,甚至在其中几座山城的城门口处,堆积着高句丽族人的京观。看着这般景象,渊子游除了大声咒骂隋军心狠手辣外,再无别的好办法。
不过好在隋军已经离开,渊子游当即下令,拨出了不少的士兵,意图将那些山城重新纳入到自家版图上来。但他却没想到的是,正是此举导致了他的下场。
在这样的三光政策指引下,高句丽人重新获得的山城顿时成了鸡肋,不要是不可能的,怎么样也不能轻易放弃。但想保持住对山城的掌控,那就意味着必须要分兵了。
这次隋军前来,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对待俘虏上面。受了杨戈的影响,隋军对待俘虏,简直不将他们当成ren来看待,对高句丽族人与非族人的甄别,待遇的不同,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句丽人的判断。
而此时,距离平壤城足有五十多里地的一处深山当中,杨戈的大队人马就驻扎在这里。等到斥候回报,谈及高句丽人已经陆续分兵把守那些山城,杨戈与李靖对视一笑,果然不出两人所料,高句丽人还真就如此做了。
杨戈所属人马,再加上周法尚周文博所带的人马,也不过近两万人,若想直接攻取平壤城,无疑是最不明智的。这人数之多寡,优劣也太过明显了。但是面对那些山城,嘿嘿,送上来的饭,不吃白不吃!
杨戈当即发布命令,按照此前就已经规定好的计划,派出了数个队伍,人数也不算多,每支队伍不过三五百人,但各个里面核心人物必定是属于骁果军无疑。而除此之外,在这山谷中留守的大部队,则是养精蓄锐,准备最后的一击。
只是几ri的功夫,高句丽人重新又陷入了恐慌之中。周边各个山城,几乎是同一时间遭到了打击。隋军似乎对那些山城了如指掌,行动之间井然有序,往往是趁守军注意力不怎么集中了,往往就是这个时候,遭到了灭顶之灾。尤其让渊子游恨之入骨的就是,这次的隋军似乎根本不是从礼仪之邦的中原地区而来,所作所为比起那些蛮夷来说更加显得蛮横不讲道理。
高句丽平壤城内,原本已经平静的朝堂重新又乱成了一团糟,接连数次的斥候回报消息,竟是毫无例外的都是高句丽士兵全军覆没、大部溃兵之类的惨事。城中早已有了传言,风传隋军其实根本没有离开,前几ri的撤兵无非就是个障眼法罢了。
收到的消息多了,大对卢渊子游也是遽然色变。此前他为了重新掌控山城,已是派了数路兵马,总数约将近万人。但这分别驻守山城后,这每一支队伍的人数就显得不多了。显然隋军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局部地区以多打少。让人最为可恨的就是,隋军似乎对山城的得失并不在乎,在乎的只有高句丽士兵的尸体。而这些精壮汉子,正是高句丽人建立王朝的基础。到了后来,渊子游已经不怎么敢派出队伍了,而只是龟缩在平壤城中,似乎外面还在被隋军所包围一般。
很快,杨戈就与新义州的王猛取得了联系,当得知王猛手下也有近两万人,杨戈不禁大喜,如此说来,他们两股军马加在一起足有五万上下,已是可以做一些事情了。
杨戈亲自跑了一趟新义州,与王猛商定好了计策,这就要彻底攻破高句丽。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