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0章 岛上故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90章 岛上故人 (第3/3页)

正是高句丽的重要通商大城:新义州。听王思晨说,这新义州原本是大将军乙支文德驻扎,后来隋军开战后,乙支文德亲自到了辽东城督战。而新义州则是交给了他的侄儿乙支建据守,手下兵马足有两万人之多,乃是一员赫赫有名的悍将。

    这几ri,乙支建的心情极其不爽。

    自从身弥岛崛起后,时不时的上岸侵袭高句丽内陆各处山城。他身为新义州总管,自然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屡次征剿均是无功而返。因为缺乏海上力量,只要是身弥岛逃窜到了海上,他也只能望海而兴叹。

    为了拔除这心腹大患,他也曾经屡次向朝堂提议,要求尽快重新组建船队,以取得海路上的优势。但此时的高句丽,刚经过了一场大战,急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造船一事,却是花费颇多,朝中大臣对此都颇有异议,甚至连他的叔叔乙支文德都不怎么赞同。对他们而言,目前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对付隋军的地面进攻,至于海上事情,不要也就不要了,又能掀起什么波浪。

    但乙支建却是忧心忡忡。前段时间,他得到消息,身弥岛上的隋军再次出动,占据了宣川,同时对安州形成了威慑,好似一把尖刀,扼守住了新义州通往平壤的咽喉要道。平壤城已经数次发布命令,要求乙支建尽快发兵将这股隋军剿灭。

    但乙支建却是动摇不定。此时辽东城被围多ri,他的叔叔乙支文德正在辽东城中。若是他的新义州再丢失的话,无疑更是将辽东城推向了深渊,他一心据守新义州,无非是为了给自己的叔叔留下最后的退路。但平壤城中却是大为恼怒,对他如此违抗军令甚是不满,近ri更是派了大对卢渊子游的侄子渊少支到了新义州,担当乙支建的副手。其用意不问而知,自然是为了督促他快些出兵。连ri来,他已经不堪其扰,偏偏最近地面上又不太平静。

    前几ri一股溃兵逃窜到了新义州,领头的将领都是来自鸭绿江北岸的山城,据他们言说,近ri隋军已经派出大军,四处攻击鸭绿江北岸的各处山城。他们正是山城被破之后逃出来的,知道唯有南岸还算安全,这才逃离到了新义州。

    这倒是给了乙支建一个借口,不用派兵出去的借口。毕竟相比较宣州定州而言,新义州的地位更要重要一些。随后又是连续几股溃兵败逃到了新义州,言之凿凿,对隋军的战斗力深有恐惧。这下子倒不用听渊少支的啰嗦了。这家伙看着骄横,但这胆气却是不大,听说隋军大队人马不ri就要跨过鸭绿江,哪里还敢劝说乙支建发兵去援助宣州定州,巴不得就此龟缩在城内,这心理上也好有个寄托。

    距新义州不足五十里外的一处山谷,嫩绿色的野草漫山遍野,好似给山谷披上了一层绿意。

    隋军大队人马的入驻却打破了山谷往ri的幽静,杨戈懒洋洋的坐在一处草坪上,看着手下官兵安营扎寨,眯着眼睛询问旁边的李靖:“药师兄,我们派出去的人手怎么样了?”

    李靖同样坐在草坪上,笑呵呵的道:“放心吧,那几拨人都是金德柱亲自安排的,应该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不过这几ri,倒是把底下人的血性激发出来了,让他们憋在这山谷里面,呵呵,可够他们受的。”

    杨戈淡淡的道:“无妨,能收能发才是用兵之道。正好借这个机会磨一磨他们的性子,等大部队到来时候,再行出击,当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李靖点点头,稍有些迟疑道:“不过,这宇文述可不是好惹的。我们这队人马一直游离于大军之外,这次回归,恐怕并非什么好事。”

    杨戈也颇有些无奈,但不管怎么说宇文述毕竟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总不能一直不管不顾违抗军令吧。不过自己现在也算是兵强马壮,在杨广心目中也算是号人物,想必宇文述也不敢轻易欺凌于他吧。

    李靖眼前一亮,突然指着前面说到:“将军,你看,胡子回来了,好像后面还跟着不少人,似乎跟胡子很熟络的样子,莫不是你们身弥岛的旧人到了?”

    杨戈也抬眼望去,果然不假。胡刀正与几个人勾肩搭背说笑着往自己这个方向走了过来,那几人还真都不是外人,为首的人更是杨戈的老部下:李洛。

    杨戈当ri离开身弥岛时,李洛还是杨戈的副手,官居副尉。而此时杨戈已经高居雄武郎将,甚至连胡刀都当了校尉,而李洛也不过是个校尉。此等境遇,让李洛甚是感慨万千。

    不过李洛也知道,杨戈等人取得现在的成就,那也不是想当然就能得来的。殿前献艺,训练骁果,出使塞外,征剿匪患,这一桩桩事情,并非什么秘密,身弥岛上的人时常听那些海商说起,言谈之际都有一种淡淡的自豪感。这些人可都是从身弥岛出去的,如今天下闻名,他们这些旧相识说起来自然津津乐道。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