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4章 世家心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74章 世家心思 (第2/3页)

织才华。

    “将军过奖了。无忌前来,正有一事相告。”长孙无忌缓缓而言,并不见丝毫欣喜之色。

    “何事如此急迫,莫非是为了募兵而来?”杨戈很是精觉,一下子联想到了李靖所提到的那些事情。

    长孙无忌微微摇头道:“募兵之事,虽然看着难上加难,但也并非毫无办法。倒是眼前有一桩事情,将军可不得不引起重视才对。”

    杨戈一愣,还有什么事情如此重要?

    “将军,眼下冬季已到,等来年开唇的农时,这土地问题若是得不到解决,恐怕这流民会越来越多。到那时再徐徐图之,恐怕就已经来不及了。”

    杨戈蓦,一路行来,他都是在军队中厮混,更是没有条件经历去分顾其它。这土地的问题,自然就一直无暇顾及。但此时他主事北海郡,这土地粮草等问题就自然而然的浮现出来。

    户口与土地历来就是中国历朝政权维系的根本,因此如何掌握乡村土地的控制权就成了朝廷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但随着豪门世家的崛起,他们成为了国家对土地控制的有力争夺者。汉晋以来,更是形成了门阀政治。

    正是因为预见到豪门士族对朝廷的威胁,隋文帝杨坚登基之后,便发布了‘保闾族党’令,以加强人口控制。开皇三年,又采取了“大索貌阅”,按人清查户口,以防诈老诈小逃避租役。如户口不实,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又规定堂兄弟以下,都要分居,并鼓励互相告发。通过这一措施,新增丁44.3万,口164万多。

    同时在均田制的基础上,隋文帝又隋朝实行了租庸调制度。隋代的赋役制度对地主是有利的,奴婢出半赋,实际是对地主阶级的照顾。到炀帝即位,又免除了妇人及奴婢、部曲之赋。

    另外,隋文帝还采纳了高颎所建议的“输籍定样”的办法,即将百姓所输租税,依每家资产情况作出缴纳标准,从轻定额。每年县令派人出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共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的上下。这样就弄清了户口和人民应纳税额,百姓固然不能逃脱,地方官也不能随便舞弊,更重要的是所定赋税比世家大族对属民的剥削为轻,有利于把庄园内的属民吸引过来,使国家户口大为增加。这既打击了世家大族,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但是制度永远都是制度,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行者,这制度就变成了空中楼阁。越是距离遥远,世家大族掌握的权利就越是雄厚,这政策自然更是沦为了空谈。

    朝廷郡县若是不屈从于这些世家,也定是被架空无所事事。近年来匪患四起,一方面是因为大灾之年,民不聊生。但另一方面也难免与一些世家的纵容有些关系。甚至有些盗匪本身就是出身世家,因为不满隋王朝对世家的打压而起事,或者与当地贼匪勾结在一起,徐图后事。

    而北海郡这一带更是如此,以王唐梅三大世家为首,掌控了大多数话语权。这几年更是趁着大乱,兼并了不少土地,以至于流民失所,苦不堪言。为了生存,也只有加入贼匪军中,求个温饱。

    这几ri主持都昌县,长孙无忌可谓竭尽心力,东奔西跑下忙的不可开交。正是因为如此,他敏锐的察觉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但却苦思没有良策,正发愁之际,杨戈回来了。

    “无忌,这事情急不得,若没有完全之策,恐怕我们也是立足未稳就得灰溜溜的被赶走了。”

    杨戈沉思片刻,感觉还是暂时不能轻举妄动。他们来此不久,人生地不熟,还必须要依靠当地的豪强。不过,若是这些人以为我们骁果军是软柿子的话,那就错了。

    哼,杀鸡骇猴,难道我就不能杀猴骇鸡么?

    看着杨戈面露凶光,长孙无忌也是迥然色变,他以前听闻人说杨戈杀人不眨眼,根本就是个军中杀神。但自相识以来,倒是少见杨戈出手,已是隐隐有些忘记了面前这人的来历。如今看到这抹凶光,他才意识到,杨戈不仅仅是个郎将,更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凶神恶煞。这下可是要轮到那些世家惶恐不安了。

    没过几ri,北海郡内的诸多世家接到一份请柬,新来的招讨副使杨戈大摆筵席,请大家前去做客,顺便商讨一下北海郡下营港码头的事情。

    这段时间,所有人都盯着都昌县,都等着杨戈出手。

    此前刘武周与唐家的风波,虽然长孙无忌及时赶到,并没有酿出什么大事,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唐家此举,无疑是对新任招讨副使杨戈的不敬。而杨戈可是少年新贵,哪里能忍得下这口气,肯定会对唐家有所动静。而唐家也有恃无恐,早就做好了准备,等着杨戈的手段。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骁果军根本不为所动。连着几天,都昌县都没发出任何声音,只有每天雷打不动的骁果军训练喊杀震天,还宣示着他们的存在。此外,下营港码头的启动,慢慢的引起了有心人的关注。

    杨戈的这份请柬突如其来,搅动了北海郡沉寂已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