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齐郡三虎 (第2/3页)
孟海公,相对来说也算是有些名气。”
啊,这么多义军?杨戈听得脑袋都有些晕头转向了,尤其是这义军彼此间的关系紧密,聚散离合,很是复杂。要想短时间内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关系,还是要费一番功夫的。
杨戈好言劝慰郭方预,更是对他许下了承诺,只要查明马老头真是孟海公所害,自然会还给他一个公道。郭方预感激涕零,再次对杨戈当面表达了投效的意思。这等好事,杨戈自然不会放过。不过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候,郭方预这义军首领的位置还有大用,说不定ri后便是杨戈手上致命的杀手锏。
这次郭方预前来拜见杨戈,也是乔装改扮而来,知晓其动向的也只是心腹手下等寥寥几人而已,并不怕会走漏风声。既然杨戈指示他继续保留义军的身份,随时听候杨戈的号令即可。郭方预听杨戈如此安排后,并无二话,又与杨戈细细攀谈了一阵,这才告别而去,重新回归北海郡。
杨戈对郭方预的表现也甚是满意,与几个月前相比,这个黑小子已经脱胎换骨了,从那个表面看起来憨傻的黑大汉,如今已是上万人的首领大当家,这气势已是慢慢的有些养成了。但在杨戈面前,却还能保持着足够的尊敬,这就殊为难得了。而言谈之间,也显示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对山东地头上的匪患了解的颇多,让杨戈也是颇为赞叹,对他大加赞赏。
次ri正午时分,临邑县城外官道上,远远的腾起一阵阵尘土,大约两三千隋军正朝着临邑县方向赶了过来,待到了城外,杨戈等人早就得到消息,与临邑县一同登上了城池,定睛观瞧。
“下面来的隋军,你们是哪路兵马?”杨戈气运丹田,高声断喝。其声若洪钟,竟传出了老远。
下面的隋军排列整齐,虽然身上衣甲有些破旧,但行动之间却是井然有序,颇有章法。队伍最前面有两名战将,端坐在马头上,正笑呵呵的聊着闲话。听到杨戈高声问话,两人面色一变,不由对视了一眼,竟从对方眼中同时看到了些许精惕的神情。
“咦,城墙上的是什么人?临邑县什么时候来了如此高人?秦二哥,你可听说过么?”说话的是一名年轻人,面白无须,脸上还带着一丝稚气,但手中握着的镔铁霸王枪,却是让人悚然心惊。
另外一人年纪稍微大些,约莫有三十来岁,正是张须陀手下的头号大将秦琼秦叔宝。而那名年轻人罗士信,也是一员虎将,这两个人,再加上留守在齐郡未来的裴行俨,三人并称为张须陀手下的三虎将,最是骁勇善战,山东地面上的贼匪对这三人恨之入骨,但要是当真面对面碰上,却又恨不得多生出两条腿来,也好远远的躲避开来。
说起来这秦叔宝,其实原本是来护儿手下的一名将领,但不知为何却始终得不到重用。后来因缘巧合下,秦叔宝被征调到了张须陀手下,随着他四处征讨贼匪,也闯出了不小的名头。与来护儿不同,张须陀却物尽其用,对秦叔宝格外信任,几场仗后就对秦叔宝的本事大为赞叹,夸奖他有勇有谋文武双全,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一员战将。甚至在张须陀心目中,也是将秦叔宝当做了自己的衣钵传人。在齐郡军民心目中,秦叔宝也是仅次于张须陀的存在。
而那罗士信,更是了不得。想当年,只有14岁的罗士信就投到齐郡丞张须陀帐下,开始征战疆场。当时,他上阵杀敌的**十分强烈。当战前他要求上阵时,张须陀看他还只是个孩子,认为他穿盔甲都没气力,何况上阵呢?罗士信见主帅小觑自己,就迅速穿上两副盔甲,悬挂两壶箭支,飞身上马。张须陀看到罗士信如此英武,就同意他出战。
罗士信随张须陀出征于潍水(在山东省东部,入莱州湾)上,敌人正在布阵,罗士信突然冲入,连杀数人,并斩下一个敌人头颅,用长槊挑着,在敌阵前挑战,没有一个人敢上来接战。张须陀趁势率领大军进攻,敌军大败。罗士信每杀死一个敌人,就割下尸体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