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流血还是流汗 (第3/3页)
,杨戈因缘际会,居然讨得了杨广的欢心,晋升成了武勇郎将,执掌一府骁果。这等地位,已是与王猛的鹰扬郎将不相上下,甚至更有过之。
而胡刀等人,也是水涨船高,从一介斥候已是扶摇直上,做到了六品校尉的官职。这等机缘,又岂是轻而易举就能得来的?
他们这番心思,杨戈毫无察觉。此时他正伏在桌面之上,与长孙无忌在一张纸上勾勾画画,却不知商议着什么。
正在这时,外面亲兵来报:别将陈智略与樊文超,兵曹沈光联袂求见。
杨戈心中一凛,沈光是熟人了,自不用说。但另外两人正是折冲郎将虞世则再三叮嘱的,据说在这骁果中拥有不小的名声。连忙收拾一下,带着众人迎了出去。
自东晋末年,陈氏族人为了避祸,移居到了岭南。数百年间,已是岭南赫赫有名的豪门大族。这个陈智略正是这一辈的佼佼者。此次杨广募集骁果,他一心要建功立业,就带了族中数十人,都是豪勇壮士,来到洛阳投军。
岭南陈家素来与朝中几位大人交好,陈智略轻轻巧巧的就得了别将的职位,凭借自家武力和族中兄弟的支持,在这骁果军中声势最盛。
而另外一人樊文超却是涿郡留守樊子盖的儿子,自小就勇武过人,好胜斗勇。而此次骁果军中,也有不少人来自江淮,自然而然就聚拢到了他的周边,以他为核心,势力也不算小。
至于其他的人,自然也有一些小圈子的势力,但与这两人相比,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了。自从雄武府成立以来,已是爆发了几次斗殴,而究其根源,大多却是纠结于岭南势力与江淮势力之争。
杨戈心中闪过这些资料,脸上却带着微笑,将三人让到了里面。
坐定之后,陈智略拱手道:“杨大人,方才一番慷慨陈词,让末将感同身受,竟是起了同仇敌忾的心思。大人这口才,当真是了得啊。末将佩服,佩服!”
樊文超却是个暴躁的性子,不像陈智略说的好听,但也是一抱拳道:“杨大人,现在外面的那些兄弟,可一个个兴奋的很,却不知大人接下来要如何训练?”
杨戈呵呵一笑,拿出方才收拾起来的纸张,递给了樊文超,又指着长孙无忌,对二人介绍道:“这位是长孙无忌,暂代司马一职。这上面所写,就是我与无忌老弟的想法。无忌,你给两位将军讲解一二。”
樊文超看了两眼,却没看明白,顺手递给了陈智略,也是同样的糊涂,不知道上面写写画画的是什么意思,都疑惑的看向长孙无忌。
其实长孙无忌也有些不明白,但心里明白,这是杨戈给自己一个机会,也好在众人面前站稳脚跟,心中自是感激不尽。
“几位将军,这上面写的,乃是郎将大人想出来的练兵之法,恐怕在一些细节上还有待商榷,还请各位仔细看看,然后再行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