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朝堂之争 (第3/3页)
,裴世矩又说道:“圣上,那高句丽弹丸小国,既然有王猛在境内袭扰,其经济民生必然遭到极大的破坏。再加上前番对阵沙场,死伤无数。微臣认为,待明年春暖花开之时,当可择选良将,率精锐之师,再次征伐高句丽,必可一举奏效。”
杨广手抚短须,点头道:“裴爱卿所言极是。届时朕当亲征,不收服高元小儿,誓不罢休。”
老纳言苏威听他说又要亲征,连忙出列劝道:“圣上,这御驾亲征,可不是小事。这战戈刚息,民生未曾恢复,又要劳师远征,微臣恐怕会有些动荡,圣上当三思而后行才是。”
另外一列中也站出了一名老臣,须发皆白,却是申国公李浑。
“圣上,这连年征战,万万不可啊。前些年修建大运河,已是颇有民怨。而如今山东地面灾情不断,如果再起战端,恐怕民心思变。”
杨广勃然大怒,呵斥道:“距离明年春暖花开还有不少时日,现在你等就多加劝阻,莫非当真认为朕无法平定那高句丽么?”
苏威李浑齐声道不敢,但却是不肯松口,兀自争辩不已。
杨广冷笑道:“老纳言,申国公,你二人当真是老了,已经不复当年锐气了。来人,扶两位老大人回府歇息去吧。”
苏威李浑见杨广发怒,再不敢多吭声,顺着杨广给出的台阶,乖乖的被扶了出去,余下朝臣皆不敢发言。
杨广冷目往下扫视百官,看到杨戈,突然想起昨天他所说的那些话来,不禁露出了一些笑容,张口说道:“杨戈,昨日你曾经说过,这大运河关系着我大隋朝的经济民生,有着莫大的好处。不过这些好处体现在哪里,朕却有些不明白,你再仔细说上一遍。”
杨戈心知肚明,这是要借助他的口,宣扬他杨广的圣明。也不犹豫,张口即来,将昨日说的那些话,添油加醋又说了一遍。其中更是着重指出,这大运河,可谓是千秋之功业,万世之表率。
这话说的就有了拍马屁的嫌疑。一些朝臣看向杨戈的眼神就有些不对了,当即有人出列发难。
“圣上,此人言过其词,口中所言,全是阿谀奉承,当为小人也。圣上明鉴,当驱逐之。”
御史大夫裴蕴见杨广面有不悦之色,连忙出列驳斥道:“杨戈所言说的甚是。何为小人,难道有了功业还不能所说几句么?圣上之功业,比之前世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又何谈阿谀之说?当真荒唐!”
内史侍郎虞世基也出列为杨戈说话,这当朝五贵,除了苏威被呵斥回府外,只有宇文述不曾为他说话,而杨戈就是被裴世矩带到朝中,其立场自然不言而喻。一时间,这些当朝显贵,居然都在为杨戈说话,这般景象,倒也少见。
杨广心中痛快,兴致勃勃道:“裴爱卿,既然这杨戈言之有物,再加上在高句丽相助王猛有功,区区校尉之职,也太委屈了,该授予什么官职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