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惊雷行动 (第2/3页)
,配合主将行动,拾遗捡漏。
“田参军,喝口酒解渴。”身材高大魁梧的郭越一屁股坐在他身边,解下挂在腰间的酒葫芦递过去。
他原是长安城卫军的一名卫尉,长安**,他解甲在家,后应征入伍,参与长安防御战,表现突出,被卫大衙内破格提拔,晋升校尉,掌一校兵马。
因为他颇为出色的指挥与机变能力,加之沉稳冷静的性格,被挑选为惊雷行动的主将之一。
惊雷行动分有好几个大队,郭越所率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大队,所有队员皆以各种身份为掩护,混入唐帝国,郭越、田豫等十数人先行潜入,在连绵起伏的乌山山脉中寻找可藏身的山头,队员到齐后再构建山寨,储备武器粮食,等待时机。
出发之前,卫大衙内一再叮嘱各行动大队的统领和参军,他们此行的任务就是潜伏、扎根,再悄然发展力量,静候时机。
田豫是聪明人,稍一分析,便明白卫大衙内所谓的时机必是唐帝国会有重大变故发生,他心里隐隐约约的捕捉到了一点什么,但具体无法确定。
不过,从大体的战略部署及各种安排上可以分析得出来,衙内如此大费周章,真正的目标是夺取平塘险关。
他心里很好奇,为什么衙内会这么肯定唐帝国在一二年内必发生大重变故?
连他身为左军师祭酒的父亲都不知道卫大衙内对唐帝国悄然发动货币战争与天绝行动,田豫更不可能想到二三年内,不想饿死的唐帝国老百姓必定会聚众闹事,只需要稍加引导,扇点风,点一把火,聚众闹事就会升级成**,甚至会竖起义军的大旗,那个时候,唐帝国必定全境动荡,军队忙着镇压义军,也就是帝国收复平塘险关的最佳时机。
这就是所谓的战略布局,表面上,两国睦邻友好,使团往来,商人往来,热闹非凡,但战争的机器已在悄然运转。
下达了实施惊雷行动的命令后,卫大衙内似乎更加有时间了,除了偶尔到军营里转悠,视察士兵的CAO练,大多时间都是陪着风小娘子转悠,让她领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