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安排 (第2/3页)
手无缚鸡之力,又碍于颜面打死也不进入工厂做活,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凄凉。对于这帮饱读‘圣贤书’的家伙王进还真有些头疼,不管他们死活吧这帮家伙闲得没事是攻击政府的主要力量,想管上一管吧,这帮家伙屁本事没有,除了做一些自得其乐的打油诗哼哼几声‘之乎者也’之外,还挑挑检检闲这闲那。
后来实在没辙了,军政府干脆出面给这帮闲得蛋腾的家伙们置办好私塾的一切条件,让他们帮着小娃娃启蒙去。没想到这样一来效果却是出奇的好,特别是在农村,手头有了钱的农民兄弟更乐意将自家子弟送到私塾启蒙。
虽说有私塾分流了大部分农村受教育学生,可并不表示各地西式学堂的压力会小了去。小学还好说一点,南华学院毕业的学生,只要没有从政经商的,基本上都被拉到各所小学担任文化教师一职,可是中学和大学所需的高素质教师缺口却太大了。
很多中学,都是一位教师身肩数职,又是教数学又是教物理的。就算这样在专业教师上的人才缺口依旧不小。这样的问题在大学更加突出,毕竟能同时拿到好几个专业学位的符合性人才凤毛麟角,很多大学由于缺少足够的老师课程安排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国民党这次投奔而来的才人当中,符合安徽各大学老师要求就有不下二十位,对于求贤若渴的安徽各大学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当然,仅仅二十来位人才是远远不够的,他们不是还有同学吗,千金买马骨的事情安徽也不是做不出来。
至于另外几位在行政方面有专才的国民党人士,民主进步党也有的是地方安排他们。民主进步党的地盘急剧扩张,所需要的中高级管理人才缺口不小,这些跟随国民党经历过风雨和波折,依旧还保持了高昂革命热情的家伙正是王进所需要的。
当然,不是说他们一来就能身居高位要职。这不现实,他们也没有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