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二百九十章 内杠 (第2/3页)
对北洋的舆论攻势时,徐州接到安徽的招呼,动用他们手头的革命报纸跟着参乎了一次。
不是国民党不想发出更大的声音,实在是他们没有底气参乎这样的事情。和北洋政府有着相同的顾忌和担心,国民党上下也没胆子得罪列强。再加上朱家宝这厮陈重兵于边境压力太大,他们根本就不想参乎这样的事情。
没了向外的野心,再加上有安徽支持徐州短时间内无忧,难得有这样的‘空闲’时间,孙中山有意识的对内部进行了一番整合。不说别的,宿迁成功的例子在那儿摆着呢,就算孙中山本人不在乎他手下的小弟们也不可能不在乎!
在外界纷纷扰扰混乱不堪的时候,徐州却是在暗地里磕磕碰碰进行内部改革。当然国民党不是民主进步党,孙中山有威望但是没有足够的威权,国民党的改革注定不能像安徽那样一簇而就,需要党内各小派系的妥协和通力合作才能进行得下去。
而且徐州城里的投机客太多,也不适合走宿迁那样从上而下的路子。尽量从那些不触犯太多利益的方向开始改革,总之徐州也在慢慢艰难而又缓慢的出现难得的改变。而徐州国民党内部的矛盾,也在改革当中慢慢积累酝量。
除了稳定党内局势之外,闲暇功夫孙中山与一众国民党高层也不是没有思考过再一次行动失败的原因。当然人都是有劣根性的,国民党这一帮人也不例外。他们首先总结的不是自身的错误和不足,而是寻找外界的因素。
很不幸的是,王进和民主进步党成为了躺着也中枪的那种……
孙中山认为,这次起事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安徽没有出力甚至阻绕了起事的进行。要是安徽很直接出兵的话,要是王进不阻拦福建许崇智带兵直扑广东的话……,太多的‘要是’堆积在王进和民族进步党头上,让王进淅沥糊涂成为国民党起事失败的最大罪魁祸首。
而以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